隨后,王景弘清朗的声音响起:“儿臣朱权恭报大寧军情!”
接著他娓娓道来:“近来,朱雄將军率领四万镇寇大军奋力作战,已成功收復被叛贼占据的所有城池和村镇。”
“仅在近期战斗中,就有超过三万名叛贼遭到歼灭。
而今,反贼势力已然溃散,对我大明再无半点威胁。”
“当前局势已稳,为进一步巩固胜利果实,朱將军將继续挥师北上,肃清残余叛乱分子。
此举意在警告天下任何敢於挑衅我大明天威者皆难逃生天!”
“还有。”他补充说道,“由於匪患侵扰,致使近百万生灵涂炭、財物尽失。
现恳请父皇紧急调配粮食以救助受灾同胞……”
听完这段战报,满殿文武一片譁然:
“朱將军不愧是我朝名將!”有人讚嘆,
“不过三个月时光就化解了这场危局……”又有人附和道,
“看眼下態势发展,预计四个月內就能彻底消灭叛乱武装力量了。”更多声音加入討论,喜悦之情溢於言表。
更有人说:“用他们覆灭的结果向所有蛮夷小邦展示我们中华天威的重要性何其巨大啊。
从此后必然不会再有轻举妄动之人出现。”
正当大家沉浸在兴奋之中时——
一个站在文臣前列的中年男子缓缓走了出来。
他的表情格外严肃且正经。
这个人就是孔纳。
他是孔子后裔,当代衍圣公,儘管没有实际权力,在学术界却有著极高地位。
然而对穿越至此代的朱雄而言,这些名头不过是种讽刺罢了。
因为从歷史上来看,在每次王朝更叠之际,这位自称忠义为先传人往往第一个写下投降书的人之一。
如此虚偽作为怎么还能得到尊重?所以心里暗自不屑。
“不知衍圣公约有什么话要说吗?”察觉气氛变化,朱元璋开口问到。
听到召唤,孔纳躬身施礼后答道:“陛下明察。”
他顿了顿继续阐述:“我大明是堂堂礼仪之邦,在面对周边附属国时应展现出大国风范与容让之心。”
他认为:“即便是在处理此次暴乱部落问题上也要体现我们大明皇恩浩荡之处,令彼等真心感激不敢再犯。”最终结论道:“只要这么做就必定能够征服这些部族的心,让他们世世代代都对我们表示忠诚和服从。
“
这一席话顿时让周围安静下来。
朝中大臣们大多都略带不屑地瞥了孔纳一眼,那眼神就如同在审视一个无知的愚人,尤其是一眾武官,听闻此言后皆觉得滑稽至极。
此人不过是会纸上谈兵罢了,自负到让人髮指,完全沉浸於衍圣公的名號中不可自拔。
“朕知道了,退下吧。”
朱元璋挥了挥手,示意孔纳退下,连训斥的念头都没有升起,也懒得多做评说。
毕竟朝廷供养衍圣公不过是为了让儒家传统得到承继和倡导,其意义仅限於此。
至於其他的才能,孔纳无论是文治还是武功都不堪入目,这些底细朱元璋心中再清楚不过。
眼看自己的进言得到了皇帝的一点注意,孔纳內心满足,遂安心告退。
“方才寧王的战报想必眾位爱卿也都知晓了。”
“大寧府百万生灵陷入困境。”
“叛军令人愤恨,但平民却实在无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