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著手中的詔书,朱权也不禁摇头苦笑。
“寧王殿下,现在大寧府已全境光復,捷报也送到了应天。
不知道朝廷是否会下达新的旨意,命令朱將军停止前进?”曹峰恭敬询问道。
“不会,”朱权摇了摇头:“至少在彻底平息叛乱前,父皇不会下令收兵。
叛贼若不根除,终將是我们大明的心腹大患,而且父皇也需要藉此警告天下,背叛大明的代价有多么沉重。”
对於朱元璋,朱权还是有所了解的。
“那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曹峰再次问道,目光望向北方,充满期待。
“你可是大寧府的守將,不像朱雄那样四处奔走,你就在这儿等著吧。”朱权玩笑道。
“唉,我也很想追隨朱將军一起痛击敌寇。”曹峰嘆了一声。
此时朱权忽然开口,“新募的三万新兵全都调来这里来。”
“目前边境城池已有兵力一万五千,应该够了。”曹峰迴应道。
“我估计朱雄肯定会再出状况,多派些兵马也是以防万一。”朱权篤定地道。
“还会出状况?”曹峰一脸不解。
远在陕西长安,太子朱標看到最新战报哈哈大笑:“朱雄果然没辜负我和父皇期望,如今大寧府所有失土已全部收復。”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101??????。??????】
身旁官员纷纷称讚,“朱將军確实无愧为我大明战神。”太子一行巡视地方依然有不少官员隨行,即便有副本递到京城,但太子仍旧要负责诸多事务。
笑著正欲再言,突觉咳嗽剧烈。
眾属官忙围上前来。
“没事,只是有些风寒。”朱標勉强按捺著,摆手示意无碍。
“你们继续匯报公务。”稍歇片刻又道,“待巡查结束,本宫也將回返应天。”
此时长安王宫之外,一名黑衣老僧抬头望著皇宫方向低声呢喃,“大明气数將近矣!”
而此刻,在应天府的奉天殿中,依旧百官分列两侧,庄重肃穆。
然而朱元璋今日龙顏大悦。
这般愉悦的心情令人一时难以將其与那位一言即可断人生死的大明天子联繫在一起,更难以想像当年那位曾以一纸詔书诛灭胡惟庸及其党羽三万多人的帝王风采。
“诸位卿家。”
“朱雄这孩子,又为我大明建立功勋了。”
“truly是个人才。”朱元璋带著笑意环视群臣,毫不掩饰自己的高兴。
孙子有这般出息,他这个做爷爷的自是欣慰不已。
眼下,朱雄在外所积累的战功,未来必將成为他的底气,让朝中百官信服,也让天下百姓敬重。
凭藉他的赫赫威名,定能贏得四海民心。
等朱雄將来登位,皇室这份表率之力也会显现出来——就像寻常人家的孩子一样,他亲身征战沙场,次次报捷,並非靠弄虚作假得来。
这正是让人信服的核心所在。
“父皇。”
“大寧府那边的战乱平定了么?”朱棣走上前一步,开口问道,脸上满是好奇。
其他文武官员也纷纷投来关注的目光。
“宣读吧。”
“让大家明白大寧那边的具体情况也好。”说著,朱元璋笑著將手中的战报递给了王景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