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孙师,依你之见,虎酋、哈部之争,我大明,应当作何手段?”
这一次,孙承宗再无半分犹豫。
他收拢心神,对着朱由检深深一揖,拱手下拜。
“陛下之分析,如掌上观纹,清晰明了。臣非鲁钝之人,又岂能不知,当做何决策。”
他缓缓直起身来,那双因激动而显得有些浑浊的眸子,此刻却重新变得清亮,熠熠生辉,仿佛有火焰在燃烧。
他斩钉截铁地说道:
“大明不助虎酋,亦不助哈部!”
“当以封贡为索,以兵锋为刃。明示天朝之意,诸部但有妄动刀兵者,便是自绝于大明,当兴雷霆之师,集众伐之!”
“彩!”
朱由检听闻此言,终究是忍不住,放声大笑起来。
笑声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充满了酣畅淋漓的快意。
能谋者,未必善断。
善断者,未必敢断。
而督师一职,孤悬口外,需要的,正是一个有威望、能做事、善用人,更要紧的是,敢于在关键时刻,做出最正确决断的封疆大吏!
孙承宗或许在某些方面略显圆滑,不够刚猛精进,但这又恰恰适合辽东那块需要慢慢收拾的烂泥地!
朱由检目光灼灼,大步上前,在孙承宗惊讶的目光中,一把抓住了他的双手。
那双手,布满老茧,却温暖而有力。
朱由检紧紧握着,恳切而道:
“朕今日得孙师,就如高祖得子房,光武得邓禹,孙师真真乃我大明擎天柱也!”
——孙师,你已过我三关了!
却不知,朕在你眼中,又是如何?可比得那天启、崇祯三分颜色吗!
——
有人说北方洞开不可怕,能入寇的地方就几个地方,大部分地方大军过不了。
历史上乙巳之变,清军入塞,也不是选的喜峰口、桃林口这些重要关隘,而是大安、洪山等口。
至于大同、宣府那边就更蛋疼了……蓟镇好歹有个燕山山脉的。
当然我也不懂,还没认真考据,这条欢迎讨论
附图1:蓟、密长城
附图2:大同、宣府、陕西的长城(要稀疏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