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这黄米替代,价钱便便宜大半。
母女俩人接连试验多次,直到那借来的五斤黄米耗尽,江岩又去镇上采购了几十斤。
功夫不负有心人。
三天后,母女俩按照黄米,白米,白面六比二比二的比例,制作出了浅黄色的面条。
味道香甜可口,比纯白面制作的也不差什么。
这成本下降了,口感依旧,柳絮和李三娘十分满意。
柳絮仔细计算过,这一斤原料便能制作出一斤半的黄面条,还是晒干的。
若是卖个四五文钱一斤,利润虽然微薄,但也并非无利可图。
得知柳絮打算批量生产这个面条,李三娘第一反应便问:“絮儿,这面条还同醉仙居的武老板合作吗?”
柳絮摇了摇头,“娘,醉仙居是酒楼,要这面条做什么。”
"咱们家县城的铺子要开起来,这面条就当是丰富品种,摆铺子能卖多少卖多少罢。"
即便武老板手头有商行,柳絮也没动过心思,反正面条利微,自己先试着卖。
提起铺子,李三娘便想起另一件重要的事。
“絮儿,铺子什么时候开,咱们是不是该把伙计先找了?”
“荒山没几天也要收尾了,你之前说要种植的什么花椒木姜子八角的,那树苗是不是也得提前找人订?”
“也不知这酷暑难耐的,树苗能不能养不活。”
说到荒山,柳絮还未同父母说过自己的打算呢。
正好趁现在李三娘问起,便应道:“娘,我打算今年先种黄豆,明年再找那花椒树。”
“种豆子能肥地,花椒要在春日才能种,先不急。”
“明日我和我爹去一趟城里,处理商铺的事。”
“家里的事就劳烦娘亲费心了。”
“这荒山开出来后,让江岩带人撒上一层草木灰后再撒一层兔粪。”
“肥料洒下后,待老天下雨,咱们就撒黄豆种子。”
“忙活不过来就寻村里人帮忙,照例给工钱便是了。”
听到柳絮说了这么一连串,李三娘心头有些不安,“丫头,你们这是打算去几日啊?”
“怎么交代这么多。”
柳絮哭笑不得地解释道:"娘,这请了伙计也得培训几日吧。”
“商铺恐怕还要寻工匠重新装修下,总要耗费时间的,我说这么多还不是怕您担心。”
李三娘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