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铺子里请伙计,要不就在村里选?”
“我看咱们村十七八岁的男娃子也挺多的,总比请外人来得放心。”
“这工钱发给谁咱们都花一样的钱,请村里人图个安心,村里人也能多赚几个铜板不是?”
在老家时,小河村便团结友爱。
有了一路逃荒的同甘同苦,关系更进一步,李三娘是真心希望村里人能过得好些。
“娘,您有什么好的人选吗?”
柳絮倒也赞同在村里选,可惜,除了顺子叔,柳全叔这些常打交道的人之外,大多她都不算熟悉。
李三娘想了想:“这事,还是等你爹回来了,我让他想想有没有合适的。”
“娘,那等我爹来了你把这事同他说说,让他早点琢磨。”
“我有些重要的事情要忙,没有什么要事,就先别打扰我了。”
柳絮同李三娘说罢,便急忙进屋,翻出笔墨准备画个图纸。
也就是提起伙计的事,柳絮这才想起另外一件更加重要的事。
豆制品的加工,除了晾晒场外,还必须再盖一间烘烤专用的房间。
这些日子天气阴晴不定,好在雨水不多,停得也快。
若是下起大雨,阵雨,或是阴天,她这作坊直接就停滞了,她这个猪脑子竟险些将这重要的事忘了。
若是没有烘烤房,耽误交货可是大事。
柳絮直接将后世的东北大炕画出来,到时候这炕用来烘烤面条也好,豆干脱水也罢,都是好帮手。
李三娘看女儿又神神秘秘折腾事情去了,有些无奈又有些心疼。
这丫头啊,每日操心的事真是比他们当父母的还多。
她这般风风火火的性子,也不知道将来什么样的男子才压得住她。
愁啊。
柳絮画好图纸时,天色尚早,日头刚刚往西斜。
程天明为了作坊的事,与施工的工人们一样,吃住都在工地。
柳絮寻到他时,他正指点工人作业,那应当是兔舍,正在加盖屋顶瓦砾。
柳絮同他打了个招呼,“程工匠,可否移步说点事?”
程天明见到柳絮,还有些惊讶:“柳姑娘怎么来了?可是有要事交代?”
作坊施工皆是男子多,天气热,袒胸露背的不在少数。
柳絮作为一个姑娘家,十分避讳这种场合。从施工开始,大多是由柳云来和江岩代劳监工。
柳絮直言来意:“程工匠,我想要再添置一间烘烤房。”
“图纸和面积我已经画出来了,您帮忙寻个合适的位置加盖出来。”
程天明认真看了番图纸,疑惑地问:“柳姑娘,这似乎像大通铺?”
“底下要做成镂空的,如灶膛一般能烧柴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