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雨渐渐停了。一只燕子掠过庭院,衔泥飞向屋檐。新生的葡萄藤在湿漉漉的空气中舒展枝叶,仿佛在练习拥抱。
晚上七点,门铃响了。
王莹去开门,回来时脸色古怪:“外面……有两个警察,说找你。”
肖千喜心头一紧,随即起身迎出去。
两位警官站在院中,一位年长些的出示证件:“我们是海淀分局的。今天来,不是办案,是送东西。”
他递上一个密封袋,里面是一本破旧的日记本。
“上周我们在一次社区清查中,查获了一个非法录音工作室。他们专门收集公众倾诉内容,剪辑成‘负面情绪合集’在网上贩卖,标题叫‘崩溃实录’。我们顺藤摸瓜,缴获了大量原始素材备份。这其中……有一份标注为‘目标:肖千喜,心理弱点分析’的文档,关联到这个日记本。”
肖千喜接过袋子,手指微微发抖。
她认得这本子。深蓝色皮质封面,右下角烫金印着一朵残缺的梅花??这是她高中时用过的私人日记,三年前在一次搬家过程中离奇失踪。她曾怀疑是周延派人所为,却苦无证据。
“他们用AI模仿你的语音,合成虚假‘崩溃告白’,企图抹黑‘心灵灯塔’项目的公信力。”年轻警官补充,“幸亏你们的数据加密做得好,大部分真实用户信息未被泄露。”
“目前涉案三人已被刑拘。”年长警官说,“我们会依法处理,并建议法院从重判决。另外……这本日记,物归原主。”
她抱着日记本回到屋里,久久未语。
翻开第一页,熟悉的字迹映入眼帘:“4月5日,晴。今天又被班长当众羞辱,说我穿得像乡下人。我没哭,但晚上躲在被窝里咬着手臂不让自己出声……”
一页页翻过去,全是她少年时代的隐痛。而在最后一页,竟多出一段陌生笔迹:
>“我看了你十年的日记,以为能找出你不堪的一面。可看到最后,我只看到一个女孩如何在泥潭里爬行,却始终不肯闭嘴。
>你赢了。
>??Z”
她怔住。
Z,只能是周延。
她没想到,他竟偷偷收藏了这一切,甚至留下了这句话。
她没有烧掉它,也没有公开。而是将它放进保险柜,附上一张纸条:**“伤害可以被记录,但不应被遗忘。唯有如此,才能警惕新的暴力以‘爱’或‘关心’之名重生。”**
一周后,她启动了“反向监听”计划??联合网络安全团队,开发一款公益插件,帮助公众识别AI伪造音频。只要上传可疑内容,系统会在三秒内判断是否经过深度合成处理,并生成法律认证报告。
产品上线当天,slogan是她亲笔所写:
**“真话值得被听见,而不是被制造。”**
五月将至,四合院迎来新一轮改造。
他们在后院加盖了一间玻璃房,作为“银发故事馆”,专门收录老年人的生命回忆。李老师成了常驻讲述者,每周来录一段《讲给未来的课》。越来越多退休教师、老兵、老工匠主动报名,讲述那些被时代洪流淹没的细节。
一位九十二岁的抗战老兵在录音中说:“我们不怕死,只怕没人记得我们为什么而战。”
这句话,后来被刻在了“心灵灯塔”总部的石碑上。
某天傍晚,肖千喜独自坐在葡萄架下,弹着《下一个春天》的新段落。旋律比之前开阔了许多,加入了弦乐铺垫,像春风推开阴云。
赵舒城走过来,递给她一杯茶:“你知道吗?林小雨考上重点高中了,她妈妈也进了庇护所,已经开始学裁缝。”
她点点头,嘴角微扬。
“还有,周延的母亲林素芬通过了社工资格考试,下个月要去广州一家公益机构实习。”
她闭上眼,轻声说:“真好。”
远处,录音棚的灯依旧亮着。
一个穿红裙子的小女孩怯生生地推开门,手里攥着一张皱巴巴的纸条。值班的志愿者蹲下身,温柔地问:“小朋友,你想说什么呀?”
女孩把纸条递给对方,上面歪歪扭扭写着:
**“妈妈走了以后,我一直不敢哭。但现在,我想试试。”**
志愿者打开麦克风,轻声说:“那你慢慢说,我们都在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