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影视都市从四合院开始 > 第40章 消耗殆尽(第2页)

第40章 消耗殆尽(第2页)

肖千喜全程没说话,只是坐在角落,记下每个人的声音特征与情绪波动,以便后续匹配心理干预方案。徐林则默默调整设备,确保每一段声音都被完整保存。

第二天清晨,她在校园后山发现了那个松树林。

树不高,枝干扭曲,风一吹就发出呜咽般的响声。她慢慢走进去,在一棵最老的松树下停下。那里被人用刀刻了个小小的心形,里面写着两个字:**我还想活。**

她掏出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临摹下那行字,拍了照,发到基金会内部群:【请查最近三个月昭通地区失踪青少年档案,尤其是留下类似字迹的案例。这个‘我’是谁?他还在这所学校吗?】

回复很快来了:【比对成功。陈宇,初三(2)班,三个月前因“旷课严重”被劝退,现居县城舅舅家,拒绝返校。】

她立刻联系当地社工,请求上门探访。

当天下午,他们见到了陈宇。

男孩蜷缩在舅舅家杂物间的床上,头发长得盖住眼睛,手腕上有旧疤痕。他起初拒绝交谈,直到肖千喜把“萤火”带进屋子,放了一段音频??正是他在松树林刻字那晚录下的独白,被夜间巡逻的老师偶然拾取并上传至平台。

“原来……有人听过。”他喃喃道,眼泪无声滑落。

那一晚,他第一次完整讲述了自己如何在父亲酗酒、母亲冷漠、同学孤立中一点点失去对世界的信任。他也说了那根油条的事:“那天我去买煎饼,大爷真的多给了我一根,还说‘小伙子多吃点,长身体’。我就哭了,蹲在路边吃完,决定再给自己三天时间。”

“现在是第几天?”肖千喜问。

“第九百二十七天。”他笑了笑,“我已经开始自学编程,想考职业技校。”

她握住他的手:“你救了不止你自己。你的声音,正在帮别的孩子撑下去。”

离开昭通前,他们在学校礼堂举办了最后一次集体录音会。这一次,不再是单人倾诉,而是一场合唱??由肖千喜即兴谱写的短曲《听见你》,十二名学生自愿站上台,轮流唱出自己的名字与愿望。

>“我叫张晓梅,我想当医生。”

>“我叫王强,我不想再偷家里的钱买烟。”

>“我叫赵婷,我喜欢画画,可没人觉得这有用。”

>“我叫陈宇,我还在学习怎么好好活着。”

最后一个音符落下时,全场合唱:

>“听见你,就不算孤寂。

>记住你,就是种奇迹。

>我们不是废墟,

>是等待破土的种子。”

掌声响起时,校长站在后排,捂着嘴哭了。

回京途中,肖千喜在高铁上写下一封公开信,发布于基金会官网:

>**致所有仍在黑暗中摸索的人:**

>你们不必非得“坚强”,不必非得“振作”,不必非得马上“好起来”。

>你们只需要知道??有人愿意听你说“我不想活了”,而不急着劝你“你要珍惜生命”。

>有人能理解,痛苦不是软弱,沉默不是冷漠,而每一次尝试开口,都是英雄之举。

>我们无法替你们承担伤痛,但我们可以蹲下来,平视你的眼睛,说一句:“我在。”

>这就够了。

>??肖千喜

信发出二十四小时内,阅读量破千万,三百多万人留言分享自己的“第一次倾诉”。一位网友写道:“我昨天打了女儿一巴掌,因为她考试不及格。今晚我鼓起勇气对她说了对不起,然后录下了我们的对话。这是我人生第一次,觉得自己像个父亲。”

四月中旬,北京迎来第一场春雨。

雨水顺着四合院的瓦槽流下,织成一道水帘。肖千喜在录音棚里收到了一封来自美国的邮件。发件人是格莱美组委会。

>尊敬的肖女士:

>尽管您未出席颁奖典礼,《软肋》仍荣获“最佳另类音乐专辑”奖。评审团一致认为,您的作品重新定义了音乐的社会功能。

>随信附上奖杯照片及证书扫描件。若您将来愿意接受,我们将随时为您补办授予仪式。

>此外,已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提议,将“心灵灯塔”项目纳入全球心理健康创新案例库。

她看完,轻轻合上电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