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县老老胡医馆的病人调养区。
邓英闲着没事,看天气大好,就陪着自家老爹出来晒晒太阳。
别说,这老老胡的医馆真没白来。
单人病房就不说了,贵了点,但很值。
有独立厨卫,大空间,高级服务,甚至还专门为他们配备了一个单人病房病人专用的调养区。
老老胡医馆里病人不少,但是能住单人病房的病人却不多,一是贵,二是看病的基本都是本地人,看了病直接回去便是。
要么就是住次一点的病房没啥影响。
现在住单人病房的基本都是外地人,就比如邓愈这种。
此时调养区里没几个人,一只手手指头都能数的过来。
现在邓英陪着自家老爹邓愈,在调养区院子里散步,旁边还有那两个娇俏小护士相陪。
若是邓愈有啥情况,她们能及时抢救。
“爹爹,几日过去,你看你气色好了太多了!!”
邓英满心欢喜,人活一世,不就是盼家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么?
尤其是身为子女的,当然急希望父母能够平安喜乐,长命百岁。
饶是到了卫国公的地位,身为卫国公之女,也是如此!!
“嘿嘿,真的吗?”
邓愈身上穿着病号服,外面披着一件貂裘,这件貂裘还是上次立下大功,皇帝亲自赏赐的。从南京远跨万里送去,可谓皇恩浩荡,穿在身上仿佛都温暖了许多。
不过邓愈清楚,自己没有那么畏冷了,还是因为身体调理的不错,虽
说没有完全好,可是好的也有五分了。说实在的,当初他还觉得自己的身体没法子回南京,就连给皇帝的遗书折子都准备好了。
既然现在已经恢复的差不多,那折子是可以烧掉了。
“邓将军,药已经热好了,可以喝药了!”
“哦?好的!”
邓愈笑了笑,在护士面前没有任何国公的架子也是没有将军的架子,他为啥带兵打仗,还跑到吐蕃那么远的地方去打仗?不就是为了大明国中老百姓安居乐业,人人幸福安康么?
对自己保护的老百姓,何必摆什么架子?摆架子的那些人,在邓愈看来都是沦为下流了。
跟着小护士一路回到病房里,一碗温热的汤药已经放在了托盘上,汤药的温度刚刚好,根本不需要吹冷或者热一热,邓愈回来便是端起一口气喝下去。
喝下去之后,汤药虽苦,可邓愈苦的开心,良药苦口利于病嘛,喝完便是把装药的量杯递给一旁的小护士,顺带着说了句“谢了”。
那小护士得到卫国公致谢,开开心心就拿着装药的量杯下去了。
在老老胡的医馆里有着一个规定,喝药不是用一般的碗,而是用的特制琉璃量杯。
如此就能把握每次用药的药量了,而不是全凭病人自己判断,有时候没有个准头。
药性的烈的,少喝点还行,可是喝多了人受不了,肠胃受到刺激要么就是上吐下泻直接血便、黑便,要么就是绞痛不已。
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