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就在这样毁誉参半的流言蜚语中,在崇礼耕耘了好几年,什么活儿都做。
校长也因为她的敬业而动容,逐步把很多文艺组织上的事情交给乔晚舟,崇礼因为乔晚舟,生出了想长久地办美术特长班,招收美术特长生的念头。
只是这几年正在保省级示范校梯一的重要节点,标新立异怕印象不好,于是计划就搁置了。
招乔晚舟进来的时候,想的也是把乔晚舟当成崇礼中学的活牌坊。
这么理解就很简单了:大公司想吞并市场,玩垄断,又不想这么快在没打磨好自己推出自己的拳头产品,那么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收购,把其他小公司和小公司的技术人才全挖走,以后这行业还不是自己一家独大,制定规则,谁技术强谁就说了算?
乔晚舟一身长才,无用武之地。继续在崇礼当牛做马。
所以她才会像顾知微臆想中的那样,变成一个在崇礼里,四处打杂的螺丝钉。
“游手好闲”,却还能平视着校长,轻松自如的说话。
大概是因为乔晚舟是崇礼买的一支蓝筹股吧,平时被骂烂,但长远的运营、长远的经营下去——确凿是会出成绩的。
人们不是不喜欢天才,只是更喜欢听到天才身上痛苦的故事罢了。
顾知微被郑梦口中的乔晚舟深深震撼了。
如果说谁能让她照镜子一样,看到自己的痛苦。
那么那个人,或许就是乔晚舟。
都曾经被某种天赋短暂的眷顾,又都因某种原因,在失去后,不得不逼自己活成别人眼里的面子和牌坊。
那乔晚舟在自己身上又看到了什么呢?
乔晚舟处心积虑的靠近她,试图拯救她,原来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
“说起来你也应该听说过乔老师的,你画画这么好,以前一定参加过省里的比赛。乔老师早几年一直是省里大型赛事的特邀评委呢。”郑梦谈到乔晚舟时,总是难掩自豪,掺杂惋惜。
……大概也许是乔晚舟先被自己这个县里来的年级第一吸引了兴趣,随后在查自己的资料时,想起来乔晚舟曾经盛极一时也当过不少江城的美术竞赛评委,或许就恰巧评选过她顾知微的某张参赛作品。
而现在的反差,分数公告栏上高高挂起的崇礼年级第一,恰恰说明顾知微的兴趣爱好早已经搁浅了。
乔晚舟是想到这些,对自己兴起了微薄的,照镜子一般的怜悯和同情吗?
所以才处心积虑,蓄意出现在她的生命里吗?
顾知微甚至都不知道乔晚舟在自己身上看到了什么。
只是当她听完郑梦的讲述,无数次午夜梦回,梦到乔晚舟时。
顾知微忍不住地数次想到——无论乔晚舟是能否记得这些插曲。
但她似乎的确参加过一个评委名单中有乔晚舟的美术比赛,并且在那个比赛拿了第一。
想到这些,顾知微就感到恶心。
这是一种纯粹为自己和那个人原来早就相交过,而那个人对自己的靠近,原来也可能是有目的,有条件的。
……为了这样明确的不甘心,而翻涌的恶心。
好像再一次被背叛了啊——
当她紧紧想抓住什么的时候。
在乔晚舟温柔的注视里,太过留恋。
在乔晚舟特殊的对待里,忘乎所以。
不管乔晚舟在她身上所求什么,那个人都不再满足顾知微心目中对无条件的爱的憧憬。
或许也是对母亲的憧憬。
——那样一个有能力的大人,对自己总是有着无限耐心和温柔的大人。
顾知微早该知道的。
无条件的爱已经死去了。
母亲也早已经死去了。
沉船那天,她就早该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