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安公寿,安王濯实在是太过年轻,他经历的事情太少了,有年纪轻轻就登上了高位,获得了比他父亲更大的成就,就算他之前栽过跟头,也不曾动摇安国根基,说起来并不算什么,反正没有让安王得到足够的教训。
安渠心知,安王濯如今的心态太过于浮躁,而这天下从来不曾给他慢慢长大的机会。
眼下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稳住安王的心,不让他轻易动摇,可外忧内患从未停止,这好不容易塑造出来的信心,又能在疾风骤雨之下,存在多久呢?
周天子怀孕一事对他们来说是很好的机会,只要周天子腹中的孩儿一日不曾降世,景昌就会老实一天,外忧对于安国来说就能暂缓一日。
其实也不怪安王内心动摇,安渠若不是活了一把年纪,他也会动摇,这天底下怎么会有如此受天宠爱的君王?
不管是要做什么,周天子都能顺顺利利,原本的景昌只剩下一堆老弱病残,四五年过去转头再看,景昌已经是兵强马壮,文官谋略过人武将英勇无双。
从王宫出来后,安渠回府,书房的灯一夜未灭。
其实就算没有假怀孕这件事,沈知微一时半会儿也不想对安国动手。
没有其他特殊的原因,还是那一件事——人手不够。
沈知微有时候就很想让人才跟地里的韭菜一样,割了一茬,还有第二茬,可人和韭菜到底是不一样的,一代人长成至少需要十年时间,而她在穿越时,这个世界的教育体系甚至连雏形都没有。
所以在沈知微这儿,人才长成不只需要十年,而是更长的时间,十五年、二十年都不一定能长成她想要的人才,现在她吸纳的人才,大多数是原本就存在的沧海遗珠,这些珍珠长成的环境就是大周原本的环境,不能说营养不良,那也是良莠不齐,后来经过培训,也只能是勉强上岗。
沈知微不满意的地方太多了。
加上这两年,景昌扩张的速度太快,每一个位置上的官员在沈知微看来都不是很合格。
所以她打算暂缓脚步,就跟之前闻桃将目前的教育体系上下摸透一样,沈知微也打算摸一摸目前她的班底。
她确实是缺人,但一些不当人的畜生,还是不要占着位置了。
于是其他诸侯国内部有动乱的时候,景昌内部也不是很太平,区别在于其他诸侯王是被动,沈知微主动。
沈知微目前能动的东西有限,像她最厌恶的奴隶制,现在还是不能动,要废除也得等天下一统之后,不然对于俘虏,实在是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处理方法。
等天下一统天下,万民都是她的子民,自然也就不需要奴隶了,要不是现在时代不允许,沈知微连贵族阶级都想一起废了。
对她来说最大的问题没有办法碰,那就只能从小问题开始抓起。
抓贪污。
从上往下查,贪得少补上就行,贪得多也是补上就行。
不同的是,贪得多不光要补,还得坐牢。
贪污问题往往不仅是一个问题,而是一连串问题,有贪污就得有贪污渠道,或是从朝廷拿钱,或是从底下拿钱,不管是从哪一方拿钱都会导致蝴蝶效应的出现,最后落在个人身上,指不定是多大的灾难。
往往最后给这些贪官污吏买账的,都是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庶民,是最底层最可怜的那一批人。
在一开始查贪官的时候,沈知微甚至已经做好了断臂的准备,也就是说,如果相当于她左膀右臂的闻桃妫央也在贪官污吏的行列,她同样不会心慈手软。
任何时代,贪官在官场上都不会销声匿迹,甚至很多时候,成为贪官是迫不得已,官场的大环境就是这样,你不贪,那等待你的不仅仅是永远关闭中的上升渠道,还有各种各样的不方便,甚至一不小心可能会被人算计,成了贪官污吏的替罪羊。
到头来钱没到手,权没享受到,铁窗泪唱上了。
反正那群人有成千上百种方法让别人与自己同流合污,身为统治者,沈知微能做的就是不时的抽查,不时的清扫。
贪官污吏就像是屋子里的灰尘,想让它们消失,除了每天扫以外,没有任何解决的办法。
让沈知微倍感意外的是,最后查出来,她的左膀右臂都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闻桃能守住底线,不伸手拿钱,只是寻常的礼尚往来,沈知微倒是不算太意外,闻桃就是这样一个人,她有自己的底线,而且她恪守底线。
妫央的表现就让沈知微挺意外了,妫央的府上每天人来人往,而且这人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底线,沈知微还以为会从他府上搜出来半个国库呢。
好吧,沈知微承认这是一种刻板印象,妫央其实也算是个好官。
沈知微前脚刚出现这个念头,后脚妫央就进宫来,递上来了弹劾的折子。
沈知微翻开一看,好嘛,半个朝堂的人名都在上头了,后头还跟着他们收受贿赂的金额,沈知微再仔细一看,半张桌子上全都是闻桃的同窗,另外半张则是她的追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