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没有如果,这个世界上有沈知微存在,历史就注定了会走向另一个辉煌的结局。
北王的死对比他活着时,要稍显潦草,他活着的时候,所有人都很担心他更加强大,每一个人都盯着北王的一举一动,而他死后,这种注视全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对失败者的不屑。
还有对景昌的愤恨。
这次他们联手攻打北国的根本原因,就是从景昌传出的那一句谶言,景昌什么都没做,最后坐享其成,拿下了北国最大的一片疆土,这如何能不叫他们恨呢?
恨,就要有所动作,要针对景昌做一些布置。
于是有人提议,针对之前的谶言,进行新的解读。
北王越死了,很显然,那一句谶言里的尽归于北,并不是代指北国,或许是代指拥有北地的人,又或者是整个北方的诸侯王们。
有人这么猜测,南方的诸侯王们就不同意了,怎么三两句话就想将他们直接赶出逐鹿天下的赛场呢?
于是有人开始怀疑,谶言是真是假。
当初沈知微命令妫央祭祀天地,占卜未来,妫央身为曾经的太卜,业务水平十分高,全程没有任何错漏,作假的能力也很强,得出了一个完美贴合沈知微想法的谶言。
现在想要揭穿这件事是假的,告知天下,谶言是沈知微的阳谋,何其困难。
是想说昔日的太卜不敬神灵,还是想说名为天子的沈知微肆意利用神意?
这两盆脏水可以随便泼,有没有人信可就说不准了,因为这几年景昌附近连年丰收,子民安居乐业,哪怕是有一些天灾,也都在朝廷可控范围之内,沈知微及时命人赈灾救难,从头到尾就没有积攒过任何民怨。
庶民们不知道什么阳谋阴谋,也不懂什么谶言的真假,他们只知道,周天子治下是这片战乱之地唯一的净土,千百年来,他们都是周朝的子民,以后也还会是大周的子民。
而那些贵族,就更不可能跟着诸侯王们一起,扭曲谶言,又或者是指责沈知微假造谶言了。
他们又不傻,如今势力最大的是沈知微,得民心者也是沈知微,跟沈知微对着干有什么好处?汴地和北地忠于诸侯的贵族,可都因为想要谋逆,被胡幼安领兵杀了个干净,从上到下,全都死绝了。
他们又不是活腻了,非要跟天下共主对着干。
于是诸侯王的脏水泼出去了,沈知微毫发无损,零伤过关。
谶言不仅没有削弱天子的含金量,还因为猜测谶言中的北是拥有北地最多的王,从而将谶言中的天下共主之位,又还给了周天子。
兜兜转转,天子依旧是天子。
外界各种风波,折腾来折腾去,都没能突破天子的防御,沈知微甚至都没意识到有什么事情,一切就都过去了,留给她的只剩下状似很老实,低头求发展的一堆诸侯王。
诸侯王现在比当初在汴地被坑时还老实,明明这次被坑得更惨。
沈知微怀疑这群诸侯王都去进修了忍者课程,这是真能忍。
看他们这么能忍,沈知微就知道,她的主线任务是彻底殉了,以后想都不用想了,只老实做特殊任务吧。
东海之畔的造船厂全速加工,经过改良和建造,今年出海的船增加到了五艘,全都是十分巨大的商船,不光是载物能力,载人能力上也有了巨大提升,这次再出海,竟将造船厂附近的水军带走了三分之二还要多。
沈知微意识到得扩张军队了,陆军方面有胡幼安等人操心,她从来不上心,水军这边她必须自己上上心,目前还没找到合适的水军将军。
鸱尾倒是会水,但是鸱尾入伍后就是陆军行列,她用兵的经验全来自于陆军,对水军很陌生。
沈知微担心让鸱尾来管水军会出现外行管内行的情况,与此到时候左右脑互搏,还不如耐心寻找合适的水军将领,目前没人,就先让他们自己管自己的。
水军打仗,更依靠船只与武器的精良,还有一个,就是信息的传递。
沈知微在船只和武器上,只能依靠百工坊,让安金与黄鱼两人好好思考,进行创新,在信息传递方面,她拿出了旗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