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怎么还不亡国 > 第104章(第1页)

第104章(第1页)

胡幼安领兵堪称神挡杀神,不管前头的城池驻扎的军队是不是北国的,她都照打不误,打得联盟军叫苦连天,不少联盟军的诸侯王都派了使臣前往景昌,想要与沈知微讲道理,让沈知微管一管胡幼安。

那些城池他们已经打下来了,就是他们的!胡幼安见城池就打,见人就杀,景昌是打算与天下诸侯王宣战吗?

诸侯王们叫嚣着要周天子给他们一个交代,他们可能是打北国打上头了,以为北王这个假“天子”不堪一击,景昌的真天子同样不足为惧。

然后沈知微笑了笑,命人将使臣们一一捆好,送回各诸侯王面前,告诉各诸侯王,想要打就打,别废话。

景昌今非昔比,这些诸侯王嘴上嚷嚷着欢,实际上,压根打不过景昌,他们连苟延残喘的北王都要打那么久,甚至还要联合起来打,怎么敢跟强大的景昌宣战的?

“各位尽请告知你们的‘大王’,天子唯予一人,天下尽皆大周王土,叫他们好生等着,等大周铁骑打开他们的城门,收复失地,重塑大周王室之尊。”

沈知微这话颇有些让诸侯王等死的意思了,使臣们仓皇而走,还是被绑着押送回各国,狠狠打了诸侯王的脸。

妫央大呼痛快,但又觉得大王实在是仁慈,传信谁不能传?非要放那些使臣走干什么,要他说,就该将使臣的头颅割下,连同王令一起,送给那些诸侯王。

沈知微听完妫央的主意后,直呼妫央不做人,他不光想要使臣的命,他还想要景昌兵卒的命。

真要是将使臣头颅送去,景昌的兵卒还能活着回来才怪,那些诸侯王就算不想动手杀景昌的人,也会迫于压力杀人,到时候两边都见了血,就不得不开战了。

景昌确实强大,但也没强到一下子对上所有诸侯王的程度,如今的景昌有点儿表面光,里头还是虚得。

因为人手严重不足,打下来的地盘都需要重建,需要重新安排合适的人去接手,人才又不是地里的粮食,一年就能长成,沈知微缺人缺得都想将学宫里的学子全薅过来干活了。

但是不行,真要是安排一堆新人去管理一地,那不是重建,那是破坏。

她可不想让自己创立的王朝,如同秦朝一般,短暂如流星划过天际。

过了年又开了科举,第二次科举参与人数更多了,可选出来的人才变少了,远没有第一届的人才那么惊艳。

第一届的科举选出来的人,基本上都已经上手自己的工作,在一个领域发光发热,其中不乏有特别厉害的,刚工作一年就屡屡立功,例如琼玉、夏青这种顶尖人才,还有数十位次一级的可用人才。

第二届科举出来的人,挑挑拣拣也就十来个能用,算是可用人才,还不能立马开始用,要先培训。

因为第二届里,有相当一部分是北地那边的学子,他们虽早早来了景昌,在景昌考取了功名,但他们骨子里还是北国的学子,对普通话、简体字以及景昌的政策都不是特别理解,好好培训,估计要等个一两个月才能真用上。

北国的地盘落在了景昌手里,北王越等王室殉国,他们的忠臣也追随而去,其余学子可没那么忠心于北国,他们两年前名义上还是大周的子民,如今不过是重新回归了大周子民的身份。

最后尘埃落定,北地三分之二被胡幼安给抢过来了,剩余三分之一,由各国联军瓜分,安国拿下了较大的一块,一举成为剩下诸侯国里,面积最大的诸侯国。

安王濯也算是实现了自己之前的愿望,打下了比他父亲更大的地盘。

因为有之前打地盘不经营,以至于各地叛乱背刺自己的经验,所以这次安王拿下城池后,和沈知微一样,将当地的官员全都撤下,换上自己的人。

他是全盘照搬景昌的处理方式,沈知微得知此事后,总觉得这个动作有点儿眼熟。

之前她实行军功封爵制度的时候,好像也有几个诸侯国照搬,结果是什么呢?

结果是政策水土不服,造成了很大的动荡。

安王此举,沈知微同样觉得不太行,因为景昌是周朝正统,安国不是。

光撤下当地官员没用,要想真的收复一地,安国得将当地所有人都迁走,断了当地人的根,彻底斩断他们和北国的牵连,还得分散原本的北地人,让他们和安国人一起生活,逐渐各自融入,才能真的消化干净。

专业学校培养专业人才,……

沈知微站在后世的角度,拿着历史书矫正安王行事。

而安王啥也不知道,只能迷迷糊糊去探索为王之道,依照他人的经历,照猫画虎,去处理那些从未遇到过的棘手问题。

如果没有沈知微,安王和北王都会成为一代霸主,他们拥有霸主共同的特质——学习和探索的能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