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面面相觑好一会儿,才跟着追了上去。
“娘娘,等等奴婢。”
卫陵站在窗边,看见温瓷的背影越来越远,不由失笑。
高顺一头雾水,“皇上,贵妃娘娘这是怎么了?”
卫陵指尖轻敲窗棂:“无事,许是太过激动。”
他又问起姚菁菁:“姚美人如何了?”
高顺答话:“姚美人安排在云露宫了,今儿一早,皇后召见了姚美人。”
“随她去。”卫陵又看了眼温瓷离开的方向,唇角微扬-
坤宁宫中,皇后居高临下看着跪在地上的姚菁菁,慢条斯理喝着茶水,仿若没她这个人一般。
姚菁菁跪得有些受不住,身子摇摇欲坠,小时候姚贞儿也常这样罚跪自己,她知道这个嫡姐不喜欢自己,也不喜欢自己的姨娘,可嫡姐身份尊贵,她只能忍着。即便告诉了父亲,父亲也不会替她撑腰,反而会训斥她惹姐姐生气。
皇后像是才意识到姚菁菁还跪着,终于大发慈悲开口:“行了,扶姚美人起来。”
皇后就是要给这个庶妹一些下马威,让她知道,就算她进了宫,也得听自己的,否则下场只会很凄惨。
姚菁菁站都快站不住,被宫女扶着才勉强站稳,还得笑着谢恩。
“多谢皇后娘娘。”
皇后又道:“父亲应当已经交代过你,你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姚菁菁应下:“是,妹妹明白。”
皇后叫她过来,也只是想教训她一下,没别的事,说了几句,就让她走了。
姚菁菁走出坤宁宫,眸中盈泪。她知道进了宫嫡姐也不会让自己好过,就算她能得到皇上宠爱,也不过是父亲和嫡姐的一个提线木偶。
她真恨自己生在姚家,倘若生在一个寻常百姓家里,也比在姚家好。至少,会有幸福的家庭,爹娘会疼爱她。
可是她偏偏生在姚家,无力摆脱。从小到大,什么都没得选,就连婚事,也没得选。
姚菁菁想到了自己深爱的陈公子,分明他们不久之前还在海誓山盟,陈公子说,待他考中功名,便来姚家向她提亲。她知道陈公子有才学,定然能考中功名的,虽然他出身不高,但有了功名,她父亲想必也会答应的。
可是现在,一切都成了泡影。一入宫门深似海,她这辈子都和陈公子无缘了。为了不连累陈公子,入宫之前,她就和陈公子斩断了这段情。
想到这,姚菁菁眼中热泪流得更多-
忠勇伯府,林氏原想命人唤温玉过来侍奉,想到昨日的事,又打消了这念头。
昨日太后寿宴,林氏担惊受怕了好一阵,待寿宴结束,林氏才问起温玉:“你没有跟你妹妹说什么吧?”
温玉:“儿媳只是与三妹妹聊了些家常。”
林氏哼了声:“你要知道,你嫁进了我们家,那就是我们家的人了。何况儿媳侍奉婆母天经地义,我也没怎样苛待于你吧?不过是偶尔见你过来学学规矩。你若是不知好歹,胡言乱语,倘若你那妹妹在皇上跟前为你打抱不平,皇上为难我们家正楠,那可怎么办?”
“我们家正楠可是很有出息的,日后仕途有得往上升呢。”在林氏自己看来,并不认为自己是恶婆婆,她当年嫁进来就是这么过来的,如今媳妇熬成婆,自然也该摆摆婆母的架子。何况别人家那恶婆婆,都是什么动辄打骂、罚跪的,她只不过是让温玉替自己倒杯茶,捏捏肩捶捶腿,也算不上什么。
温玉恭敬道:“儿媳明白。”
许是昨日的事让林氏有所顾忌,她今日都不曾唤自己过去了。温玉颇有些感慨,她从小看着宠着长大的小妹长大了,也会护着她了。
她收起衣裳,问丫鬟:“世子呢?”
丫鬟回答:“世子在书房呢。”
温玉往书房去寻杜正楠,说起这桩婚事,其实温玉还是很满意的,除了林氏有些刁钻,其他都很好。夫君才华横溢,风度翩翩,与她又是两情相悦,二人感情甚笃,成婚五年,还育有一双儿女。
在她有孕期间,婆母曾提出给丈夫纳妾,也被夫君拒绝了。他说,此生有她一人足矣。
温玉想到夫君,眼中情意流转,嘴角上扬。
她行至书房外,只见杜正楠正站在廊下发呆。
“夫君。”温玉唤了声。
杜正楠不知在想什么,没有听见。
温玉走近了些,到他身前,又唤了声:“夫君。”
杜正楠才回过神来,冲她一笑:“玉娘,你怎么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