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这是……杨小郎说,”她磕磕巴巴,艰难的咽下口水,“杨小郎说他家大公子写给您的!”
一咬牙,从袖子里掏出一张折叠的工工整整的纸,往张姝怀里一放。
“我发誓我没看过啊,姑娘!”
听她惊惶惶一喊,还没看到写的什么,两团红晕先浮上了脸颊。
颤巍巍打开纸一看,登时血气上涌,脸瞬间红透,又羞又气。
这个杨敏之,当她是什么?这等艳词浪句也敢拿到她眼前来!
张姝将纸揉进袖兜,倏地从秋千座上站起来,往主院走去。
喜鹊刚要跟上,转身回屋把她的团扇拿上。
侯爷在外院招待客人,在主院用晚膳的只有何氏和张姝母女。
何氏喜气洋洋的,叫张姝晚膳后陪她去园子里听戏。她和张侯爷天天听堂会到入夜。娇娇儿不爱凑这热闹,说听着那些角儿们一开腔总哭哭啼啼的,惹人心烦。何氏跟她说,这回不同了,是戏班子里一个惯会演滑稽戏的丑角,还会吞吐烟火变戏法,极为逗乐。
张姝答好。乖巧的陪在母亲身边。
她们在水榭这头,戏台子隔了一池青碧的湖水,搭在水榭那头。围着戏台扎了一圈灯笼,直照的戏台的台面亮堂堂。
戏还未开场,侯爷身边的管事来找,何氏就先走开了。
张姝叫喜鹊去把杨敏之请过来。
喜鹊吓得脸都白了,这一个个都疯了么!她家姑娘看着娇娇弱弱的,胆子倒不小!
“我的姑娘!我若敢干出这种事来,侯爷和夫人会打断我的腿!”
要说,喜鹊姑娘在侯府的日子还是过得太安逸了,丧失了曾经宫中生活的警觉和多疑。她不晓得她若干出这事来,侯爷不但不会打断她腿,还会拍她的肩膀哈哈叫好。
“杨小郎叫你把东西给他你就给,叫你送信你就送,偏到我这使唤你就使唤不动了?”她凝望着湖水中橘红的灯笼倒影,不紧不慢的说,“这等子小事你总有办法的。”
喜鹊说什么也不去。
张姝就把写了艳词的纸递给她,让她还回去。
她更不敢接。正和姑娘僵持着讨饶,水榭尽头走来几个人影。
一看大大小小这几个来人,喜鹊的嘴张大的合不拢来。
杳杳小娘子圆睁着一双好奇的大眼睛,往水榭那头的戏台子张望,隔着一水间就要扑过去。掰开抱着她的杨敏之的胳膊,一顿乱扭:“我要过去!看杂耍!”
喜鹊福至心灵,恭敬的走过去福身一礼,朝后头满头大汗撵上来的嬷嬷说,她带小娘子去戏台子跟前,那里看得更仔细些。
奶嬷嬷连声说好。小娘子一日大过一日,会吃会玩能跑能跳,越来越像个小魔神,实叫人难以招架。听喜鹊如此说,忙把从杨敏之身上扭下来的小娘子强行抱起,跟她穿行长廊到戏台子近前去。
张姝倚坐廊间长椅,拿团扇抵在鼻梁上,遮住半边面容。只默默的坐着,既不起身行礼,也不说话。
杨敏之掸了掸衣袖,长身而立,目光索然的看她。
此处正是上次他和郑璧一起到侯府来,张姝跟他致谢的地方。兜兜转转又到了这里。
那时,侯爷还打算招郑璧为婿。今日侯爷就像全忘了当日事,对他口呼贤侄,与他推杯换盏,亲热之极。一时让他分不清,侯爷到底是对每个年轻后生都这么热忱,还是有别的意思。搞得他席间颇为忐忑。
“杨敏之。”
“姝娘。”
两人同时开口,都愣住。
杨敏之耳后一热,请她先说。
她从袖中抽出一张纸递过去:“以后莫要如此。”
瞧她语气中带了些愠色,他疑惑的接过来,展开一看,俊美的脸颊上浮现两团狼狈的酡红。
昨日晚间因她劈头盖脸的那番话,他心中一时迷惘一时颓唐,胡乱填了这首词,竟落到她手里。
稍微想想就知道是阿清干的。早上上值前,阿清忘了拿他给母亲的书信,赶回去拿,当时也一并顺走了摊在书案上的词。
倒怪不得阿清。
只是,他才知道,原以为柔怯可爱的她,竟是一个冷心冷情的女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