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不再打算立下丞相一职了。”
“今后我大明亦不会再存在丞相这样掌握至高权力的存在。”
面对不解的目光,朱元璋毫不犹豫表明了自己的意图。
这话音落下。
顿时引发震动。
当即有人站出来反对:
“陛下,万万不可啊!”
“丞相之职位极为重要,千年以来无论哪个朝代均设有此位。”
“如果废除丞相,那么相关职责如何安排?六部事务尚需通过丞相调节。”
“恳请皇上三思,不要毁掉我汉家传承至今的制度。”
“如果真要废弃丞相职位,微臣绝不苟同,愿拼死相諫。”
一时间诸多官员纷至沓来表达抗议,似乎为了国之长远,每个人都表现得义正言辞、忧心忡忡。
几乎整个朝堂的半壁江山都站出来反对。
而这一场景丝毫没有令朱元璋感到意外。
因为他早已预测到这样的情况。
也正因此,他选择了在北疆捷报传回之后方才公布这个决定。“何事?”
朱元璋注视著面前人。“莫非你们打算放任另一个胡惟庸崛起?”
话语落定,他双眉微蹙,一股森冷的威压隨之散发。
儘管岁月在他脸上留下了明显的痕跡,使其看起来更显衰老,但那股自体內涌出的威势却未曾因时间流逝而减退,反而愈发凌厉逼人。
在场眾人无不感受到了这份压迫力。“臣等岂敢!”
所有官员在这一瞬间尽皆垂首以避其锐利如刃的目光。“標儿。”
“立即草詔,通告全国。”
从这一刻开始,大明將取消丞相这一官职。
而原本丞相所握权力,则由我们新建机构通政司负责接管,此部门將直接听令於朕。“標儿,在群臣之中挑一些具备才能的人担任通政司职务。”
朱元璋毫不犹豫地下达最终决策,並隨即宣告:“朝会解散!”
说罢转身离去。
他的决然態度完全不给任何人留下劝諫机会。
目睹这一幕后,文武百官即使心存不满,也唯有压下心中想法不敢多言半句。
毕竟胡惟庸及受牵连的三万眾冤魂依旧历歷在目,当今天子处事之决绝手段更是为人所熟知,此时若再妄加议论只会招致更加悲惨结局……
国公府邸內。
徐增寿神情严肃,急促赶至兄长房间並在进门之后迅速关闭房门。“二哥,出什么事让你如此著急?”
徐膺绪不解发问。“大事不好了!”
徐增寿麵色沉重道,“整个局面已经超出我们的预期范围。”
“你在讲什么啊?”
徐膺绪有些迷惑,“我可是一点都不明白。”
“我指的是关於那小子,就是那个叫朱雄之人!”
徐增寿语速加快解释道。“与他又有何干?”
提到这个名字,徐膺绪也是皱起了眉头。“我刚刚听到消息,今日燕王殿下递来的捷报之中特別提到了朱雄这个人名。”
徐增寿一脸担忧地说出来。“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