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一片鲜艳的火烧云,红橙粉紫混合在一起,染得整个天空变成橘色,像一盘缤纷水果糖。
汤依只允许自己短暂地脆弱了一个下午。
周日一大早,汤依便开车去往橘县小学。
心情郁闷、工作忙时,去这里短暂逃避一下好像已经成了她多年的习惯。
乡村里没有勾心斗角,没有窒息的母亲在电话里的撕心裂肺,只有孩子们纯真的笑脸。
汤依停好车开门下来时,心情无端变得轻松不少。
她深呼吸几次,将胸腔里沉积已久的郁气吐出,才慢步走进老师们的办公室。
“杨校长。”她站在门外礼貌敲敲门,微笑着打招呼。
杨圆月从书堆里抬起头来,看清汤依的面孔后喜笑颜开。
“小依来啦?”她笑得眼睛眯眯的,拉着门口的汤依在自己桌子旁坐下,“你说说你,工作这么忙还隔三岔五来,真是辛苦了!”
汤依看着杨圆月的笑脸,自己也不知不觉被感染得扬起嘴角。
“我不辛苦。”
汤依说的是真心话。
或许旁人要是知道了她每隔几个星期就自驾几个小时,绕进崎岖山路来到这里,只为了来陪陪孩子们,一定会觉得她傻吧。
可她从来没这么想。
从下定决心拉人集资修建图书馆的那一刻起,她已经把这里当成第二个家。
这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杨圆月和留守儿童们待她如亲人,她怎么会为了一点路途的小麻烦就嫌弃。
杨圆月每次都挽留她吃晚饭、过夜,走之前总给她带特产,还体谅她秘书工作忙,平常从来不发信息催她来,更不会看不起她的工作。
“秘书咋,秘书很好的呀!穿得齐齐整整的,给人工作安排得舒舒服服的,多有出息!”
汤依想到她曾经与她谈心时,杨圆月毫无犹豫的反驳话语。
她在橘县这里,受到了一位几乎是陌生人的支持鼓励。
甚至是如同母亲一般的,无原则的鼓励。
而不是极尽贬低、蔑视、看不起。
像她的亲生母亲那样。
“今天来这么早,在这多待一会,啊。”杨圆月和蔼的声音响起。
她的手温暖而粗糙,掌心的茧子在汤依手背上摩擦得有一点痛。
但汤依却悄悄握得更紧。
就这样吧。
把她当成妈妈,只有一天也够。
她在心里偷偷想,无言跟在杨圆月身后,视线落在两人紧握的手上。
“孩子们,看看谁来了呀?”
杨圆月将汤依领进小而狭窄教室里,本来在课间休息打闹的孩子们纷纷转头张望。
“依依姐姐!”
“好耶!!”
孩子们尖锐的声音响起,几乎要掀翻了整个屋顶,显得格外刺耳。
但汤依只听得见他们真心的喜悦。
橘县小学由杨圆月一手组织起来,收留了几乎整个村子里的留守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