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倭国双雄
湖心太虚一点。
路平打量眼前此人,一袭紫袍,面目和善,眉毛浓密,微微有些下垂,眼神颇为柔和。
“內使相招,不知有何见教?”
茶过三巡之后,路平坦然问道。
眼前此位,是钦差苏杭等处提督织造司礼监太监。
孙隆孙东瀛,直隶三河人。
他和陈矩是同年太监。
从嘉靖年间入宫起,他就在裕王府侍奉当今皇帝。
皇帝对他极为宠爱,可以说,他是诸太监之中最为受宠之人。
万历四年(1576),孙隆任苏杭织造。身在苏杭这等富庶之地,有敕諭关防的权力,秩视秉笔的尊荣,这是太监中一等一的肥缺。
万历五年,江南水灾,皇帝諭令:“核查已派及手应织者,织完回京,其余尽行停免。”
但直到万历七年,孙隆依旧在苏杭。
群臣纷纷上书,外相也力请召回孙隆。皇帝这才解释,之所以孙隆迟迟不还,是因为大婚赏赐之用及供奉太后岁幣皆不足,只能先记之在册,以待东南织造以时供给。
外朝皆不知情,再度请停罢织造。
孙隆这才回京。
不到一个月,他即再度织造苏杭。
孙隆说话不急不缓。
“路司李,咱家收到一个请託。”他看了一眼路平,微眯双眼道,“冯梦禎冯开之,路司李当认得吧?”
路平的心在一惊。
好傢伙,自己这帮同年,找人都搬出了这一位。
就是外相、內相都得客客气气的人物。
前年皇帝罢苏杭织造后,张居正专门写信解释原委,说一切都是皇帝、太后的主意。跟他毫无关联。
孙隆在江南期间,喜欢交结士人,喜欢交纳一些“侠少”,有一股“痞子气”。
前年回京后,太医院御医赵世美在圣济殿御药房传取隨驾夫马银两。
孙隆大怒,和魏秀私设公堂,要审赵世美。老赵爭辩了几句,孙隆亲自下场,对老赵好一顿拳打脚踢。
“万历五年同年,如何能够不认得,怕是冯开之眼高於顶,此前不曾记得我吧。”路平口中说著,心中思绪纷飞,这位太监究竟是什么来意?
“哦!”孙隆双目一亮,思索片刻即笑道,“冯开之为人,不似这般倔傲。”
路平心中冷笑,万历五年,冯梦禎会试第一,与沈懋学、屠隆以气节相尚,一类人。
夺情之时,他找到张嗣修,极力反对。本以为不屑於交结权贵,没想到不声不响竟是和这位中贵人交好。
“內使明鑑。”路平拱拱手道。
“冯开之说,你在江南主办曇阳子登仙一案?”孙隆笑道。
路平一证,曇阳子登仙一案,不是已经议定?难道孙隆也有参与,而柳朝不清楚?
“不知內使有何吩咐?”
“柳朝那个蠢货,咱家也懒得理会。一群蠢材,合该有此报应。”孙隆毫不在意摆摆手道,“咱家就是想跟路司李交个朋友。”
路平嘴角一阵抽搐,不愧是皇帝最宠信的太监,內外勾连这等事情都说的这样直接。
“我不过是一介—”
“这是什么问题?”孙隆立即打断路平的话道:“莫不是路司李看不起咱家?”
“岂敢!”路平迟疑片刻,才回道,“不知內使是如何一个结交法?”
孙隆闻言,饶有兴趣地看了一眼路平,笑道:“自从嘉靖以来,阁臣和內臣互为倚重,已成惯例,路司李年纪轻轻,难道没有上进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