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状元郎 > 第二百六十九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3页)

第二百六十九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3页)

陈文昭常来探望,见他如此刻苦,忍不住劝道:“你已中举,下一步便是会试,何必如此逼迫自己?”

苏录放下笔,淡淡道:“举人不过功名起点。若止步于此,岂非辜负十年寒窗?我要做的,不只是做个文章高手,更要成为能治国安邦之人。”

陈文昭怔住,半晌叹道:“你说这话,倒让我想起一个人。”

“谁?”

“当年王守仁先生也是这般年纪中举,初时不被人重,后以军功封伯,讲学天下。世人皆称‘阳明先生’。你若有他一半志向,将来必成大器。”

苏录笑了笑,未置可否。

但他心里明白,自己与阳明之间,不仅隔着学问,更隔着时代。那位先生敢于直言朝政、贬谪龙场、平宁王之乱,皆因胸中有不可夺之志。而如今朝局复杂,宦官势力盘根错节,内阁争权激烈,一个小小举人,稍有不慎便会粉身碎骨。

他必须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转眼冬去春来,京城梨花盛开。

这一年,皇帝下诏减免江南赋税三成,又命户部清理屯田积弊。消息传来,苏录连夜撰写《屯田利弊疏》,洋洋洒洒万余言,提出“清丈田亩、均摊徭役、设立监屯御史”三大主张,并附具体施行细则。

他将此文誊抄数份,托陈文昭送往几位素有名望的御史手中。不出半月,果然有言官据此上奏,引发朝堂争议。

有人支持,称其“切中时弊,可行性强”;也有人斥为“书生妄议国政,不知实务艰难”。

争论持续数日,最终皇帝批示:“令户部详议具奏。”

虽未立即采纳,但苏录的名字,再次浮现在高层视野之中。

某日黄昏,苏录正在院中散步,忽见一名青衣小厮送来一封密信。拆开一看,竟是李慎之所书:

>苏兄如晤:

>

>近闻兄所撰《屯田疏》震动朝野,欣慰之至。兄以布衣之身,敢言天下大事,真有古大臣风。吾已于日前拜入杨阁老门下,得以窥见一二机要。今特密告:会试主考初拟三人,杨公居首,另两位乃刘瑾亲信。若刘氏插手,恐文章优劣之外,尚需考量‘立场’。

>

>兄宜早做准备,或可寻机面见杨公,表露心迹。切记,勿显锋芒太露,尤忌提及阳明之学。

>

>春风将至,愿君乘势而上。

>

>弟李慎之手启

苏录读罢,面色凝重。

刘瑾,司礼监秉笔太监,执掌东厂,权倾朝野。此人虽粗通文墨,却极端排斥南方士人,尤恨革新之论。若真让他影响会试取士,自己恐怕凶多吉少。

他当即收拾行装,准备赴杨廷和府邸投帖求见。

然而,还未出门,便听得门外一阵急促脚步声。

“苏公子!苏公子在家吗?”是客栈伙计的声音。

苏录开门,只见那人满脸焦急:“不好了!您家乡来人了,说是令堂……病重不起,盼您速归!”

苏录如遭雷击,手中信笺飘落在地。

窗外,最后一缕夕阳沉入西山,天地渐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