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统帝的心底,唐王真不是什么好鸟。
“陛下,甭管唐王所思所想,您亲政了,这才是大喜事。”
全公公很想劝了帝王。
这亲政了,不代表一切随了天子心意。
要知道帝王高高在上,有时候也有迫不得已。
可正统帝这等时候管不了那么多。毕竟大晋朝的使节来割地投子认输。
这让帝王涨了脸面,同时,又亲政了。
可谓是双喜临门,此时的正统帝只有欢喜。
哪怕是亲娘宋太后病了,也一点不减了泰一宫主人的喜悦。
“陛下,太医院呈上太后娘娘的脉案。”
宫人来禀话。
一听宋太后的事情,正统帝拿过来,亲阅一回。
看过,正统帝的眉眼间,也是变了。少了欢喜,多了愁思。
“陛下,太医院里有国手名医,自会治好了太后娘娘。陛下龙体为重。”
全公公在劝话。
可正统帝听进去的不多。他只道:“摆驾,朕要去瞧一瞧母后。”
正统帝瞧过太医院呈上来的脉案。宋太后的情况不容乐观。
事实也如此。
三日后,宋太后薨逝。
太后薨逝,国丧起。
万珍珠的唐王妃身份,她当然要进宫去哭灵。
身为超品的诰命,万珍珠这儿可是领头羊。
盯着的人太多,万不能失了礼数。
于是正统五年,冬。
这一个冬于万珍珠而言,过得没多少滋味。
因为太忙碌了。
唐王赵济世有心,还想着更进一步。万珍珠要支持。
如何支持?自然是银钱上的支持。
这银钱如流水,哗哗的流出去。哪怕进帐再多。
这一旦关系到了谋国之事,再多,也不算多,只有少了的份。
这一日,唐王府。
万珍珠与自家人赏一赏梅花,开一场小宴。
没旁人,全是自家人。
就是吃了梅花酿时。万珍珠听了万嬷嬷的禀话。
“如此吗?”万珍珠惊讶一回。
也不是小事。宫廷里,袁皇后小产了。
在宋太后薨逝不久,皇后小产。宫廷里,唐王府不缺了耳目。
这事情谁办的?
正统帝如今除了试婚前的侍候女官外,就独属于一人,那便是袁皇后。
可谓是后宫三千,独宠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