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重要的。
至少在赵济世的眼中,有太多的东西比美色更重要。
像是唐王一系的大业,像是未来的继承人。
更像是青史之下,一定留了他赵济世的名姓。
权势于赵济世而言,那才是最大的补品。美色,不过区区尔。
赵济世想要一个家,如今有一个家。更有贤妻好儿。
那么,在此之上。
赵济世想爬得更高,想攀了青史之上的名姓。
一切就要一个稳定的后方。
家,便是最好的后方。
家里,不止贤妻好,还有好的儿孙做继承人。
对于嫡长子赵绥,赵济世只有最满意的。
至于嫡次子赵纶,赵济世也是一腔爱意,当爹的,自然也喜爱了惹人疼的小儿子。
在此时,赵济世对妻子讲道:“安康很好。”
赵济世夸了嫡长子。不止夸,他对于嫡长子的未来更期许。
“接下来的几年里,我就想敲敲打打,在七姓等望族的手里敲了好处。于朝廷添一些进益。”
赵济世的眼中,还是挣了出征的军费要紧。
“我想灭大晋,不是一日两日的念想。”赵济世执了妻子的细细描摩。
“妹妹知晓的,我有雄心壮志,不想替儿孙留了烂摊子。”
赵济世这话是摆明了讲。
万珍珠听懂了。
如今不留给儿孙烂摊子?那自然是不想留了权臣的后患。
如何解决了后患,这当然是禅让了。
“我是支持济世哥哥的。当初,我们可是说好了的。”
万珍珠的唇畔含了笑意。
“我等着那一日,待着济世哥哥在青史之上做了脚踩七彩祥云的大英雄,大圣人。”
万珍珠笑道。
情至浓处,夫妻二人当然是咬一咬耳朵。
正统五年,初冬,一场小雪后。
大晋使节来,割二州之地给予大赵。同时,正统帝收到了姑母的信。
这一位大晋的李太后给亲侄儿写信了。
在信中写了什么,除了帝王外,旁人不知。
倒是入冬后,宋太后又病了。
这一病,宋太后再没好过。
泰一宫。
对于正统帝而言,明明大喜,他亲政了。
因为世家大族的支持,朝堂上,那貌似是压倒性的声音。
至于唐王,唐王也是忠臣孝子的做派,也是觉得天子亲政好。
这让正统帝都是怀疑了一番。
“大伴,你说,朕是不是多思了。莫不成唐王还真成了忠臣孝子?”正统帝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