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恐怕不是陛下想要的。”他轻轻点了点桌面,“陛下要的是做事,而不是党争。这种傻事,还是让那帮即将进京的东林君子去做吧。”
陈尔冀又问:“那我们……要不要也上个疏,议一议京师新政?”
杨所修摇了摇头,失笑道:“京师新政,已经没有咱们的位置了。怎么,你愿意去薛国观的手底下,听他调遣?”
陈尔冀顿时语塞。
杨所修负着手,站起身,走到窗边,看向六科廊窗口透进来的一方天空,悠悠说道:
“既要做事,那就要做大事。不必急于这一时,且慢慢来吧。”
……
吏部衙门。
吏部尚书杨景辰,接到六科转来的中旨,只是简单扫了一眼。
他没有丝毫犹豫,直接叫来一名主事。
“立刻将薛国观的任命文书拟好,用印之后,发往通政司,晓谕天下。”
“是,部堂。”
杨景辰看着那名主事匆匆离去的背影,陷入了沉思。
他心中清楚,陛下此举,名为破格提拔薛国观,实则是在向整个官场传递一个信号。
一个“唯才是举,不拘一格”的信号。
只是京官之中多是清流,真正能做事的,能有几个人?
看来,我要再好好为陛下选选人才了。
——这大明的卢象升,哪里会只有一个!
他拍了拍手,叫来吏部几名核心的司官。
“诸位,手头的事情都先放一放。”
杨景辰扫视一圈,目光锐利。
“把天下各省布政使司、府、州、县,所有在任官员的考功档案,全部给本官翻出来。”
……
通政司。
通政使吕图南轻轻放下手中那份刚刚从吏部转来的任命公文,又拿起了另一份文档。
那是薛国观奏疏的抄本。
这份奏疏最开始从通政司上传的时候,他并没有在意,只是循着常例,登记在册,然后递交内阁。
直到此刻,给事中通过了皇帝的中旨,吏部发来了正式的任命文书,他才重新将这份奏疏的底稿翻找了出来,细细品读。
方案精彩固然精彩,但重点,还是皇帝的倾向啊。
为官三十年,宦海沉浮,他又哪里会看不懂这最新的政治风向?
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