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戍:真的[让我康康]
庆隆:真的,都让你做[墨镜]
方戍:就说我的夫郎最爱我了[哈哈大笑]
庆隆:[坏笑]谢谢姨姨们投喂[空碗]
第105章第105章方戍就是百年……
没过几日,整个下溪村的人便都知道方家来了贵客。
有多贵他们不知道,也不敢问,只知道与方家交好的那些人都与这些贵客们相处得不错。尤其是那几个哥儿,几乎天天粘在一起,于庆隆是他们的主心骨,每天都带着这些人一起玩儿一起忙活。
路过方家的人时不时就能闻到里头传来香喷喷的味道,也不知做啥呢。
于庆隆说要弄荷叶烧鸡,家里就给他宰鸡。这鸡可不是光烤了鸡就完了,而是在收拾好的鸡膛里放入泡好的木耳跟蘑菇,还有黄花菜跟豆皮。鸡是腌过的,裹上荷叶烤出来,那叫一个鲜嫩多汁。里面的野菜跟豆皮吸饱了鸡汤油水,咬起来软糯无比。
但于庆隆还不光会烤鸡,他还会弄别的。
原本想着秦玉霜他们来的第二天弄火锅,但于庆隆出门看过之后觉得野菜长得还有点小,再长几天吃着味道才会更好,便先把这事往后推了。
而就这空出的几天里,午餐有春卷、各种馅料的包子、花卷、粥、面条、米饭。还有牛肉炒洋葱、白菜粉丝蒸丸子、酱肉丝卷饼、肉沫笋丁、炒面、饺子、糖醋排骨……
完全不像是在农户家里吃饭!
这就导致秦玉霜跟元思寒来了几天人就胖了。不可能不胖,他们白天到处走,不是玩儿就是干活,一天的体力消耗巨大,心情也好,回方家吃什么都香。别说好饭好菜,就是干馒头蘸点酱都能吃好几个,不胖才怪。
元思寒眼瞧着脸色越来越红润,整个人比来时更健康更显气血。虽说比原来晒黑了一些,但一看精气神就足,说话的时候笑容也开始多起来。
洪桓看到满意的结果,毫不犹豫地天天带他上下溪村。
这天于庆隆定了要弄火锅。出门前泡了一把木耳跟豆皮,带着秦玉霜跟元思寒,一人拎一个筐子,拿个小铲,去弄野菜。这个季节有荠菜,还有曲麻菜、柳蒿芽、小根蒜、蒲公英、刺嫩芽等等。
以前于庆隆还认不全,现在他几乎都认识了。就是蹲下不方便。所以他打算去一个他不用蹲也能采到菜,这些人蹲下就能挖到菜的地方。据方吴氏说有一处挨着山脚下,有田有林,那里啥都有。
于庆隆是个路痴,当然不可能靠自己找到,所以今天还有方戍带路。洪桓也跟着。还有牛权带着一行人远远随行保护安全。
要说有一点于庆隆是真觉得十分惊喜,因为这里的生活没有他上一世那样便利,所以很多人的动手能力是比他想象中还要好得多得多的。这些人也很聪明。
于庆隆教过元思寒和秦玉霜之后,他俩很快就能认出几种野菜来,并且挖得特别开心。
这种事天天干会很烦,但是偶尔为之那就是在体验生活乐趣。两人穿着棉麻做的布衣,戴着手套,头上还戴着防晒斗笠。
于庆隆在一边采树上的,这两个哥儿就在下面掰柳蒿芽,弄蒲公英和曲麻菜。
这山上有刺嫩芽跟刺五加。这两样弄熟了蘸酱实在是美味。
于庆隆摘了好多刺五加芽。元思寒问他:“隆哥儿,你摘的那是什么?”
于庆隆说:“这叫刺五加,它是野菜也是药。味辛,微苦,归脾、肾、心经。这东西补气安神,可以做汤做馅,还可以凉拌。放芝麻油凉拌可好吃了,包包子也好吃。”
周围人听他说完咕嘟咽了咽口水。
洪桓发现连他都口齿生津了。这方家的饭菜真的是,说做法多么精致,用料多么名贵吧也没有,但吃着就是觉着特别香。他平日里都一顿只吃一碗米饭,到方家居然变得开始添饭了。
开始他是不添的,哪怕没吃够还想吃,但从小到大所受的教养不允许。
可后来……不提也罢!
秦玉霜这时忽然扔掉铲子一蹦三尺高,惊叫道:“啊啊啊!隆哥儿隆哥儿你快看!这里有个大虫子!”
于庆隆一回头就看着了:“那个是蝼蛄,别怕。”
方戍赶紧走过去捏起来,装进一个小竹筒里盖好盖子。
洪桓皱眉问:“方守城你这是做什么?”
方戍说:“带回去给黑铁蛋吃。它最喜欢吃蝼蛄了。”
元思寒这时紧张道:“桓哥,这、这是不是蚯蚓呀?”
他一看就是受过严格教育的,再怎么玩儿也不能像秦玉霜那么跳脱,看着蚯蚓也只是僵着身体不太敢动。
洪桓过去一把捏起蚯蚓,另一手轻抚了抚元思寒的背。之后他走到方戍跟前,示意方戍打开盖子。
方戍乐呵着把蚯蚓收进竹筒里:“多谢洪大人。”
洪桓顿了顿:“往后不必叫大人。我表字‘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