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应刚把雪团放下,霍行带着一身的冷气回到房间里,好在鞭炮声过后,四周又都沉寂了下来。
霍行脱了衣裳,抱着苗应熄了灯,除夕夜也就这么过去了。
第二天一早,天气很好,李红英想着这么久苗应都在家里待着,也没怎么出去放风,就说有他们带着雪团,让他跟霍行出门去散散心。
“那您今年不去拜菩萨了啊?”苗应问,这几年大年初一李红英都是去拜了菩萨的。
“今年不去了。”李红英说,“带着雪团,在家里陪着你祖母,也是好的。菩萨也不会怪罪。”
苗应想着既然这样,那索性也不辜负李红英的好意,想着跟霍行出门去走走,有了孩子之后,他们确实很久没有单独地一起出门过了。
他又看向祖母,祖母笑着朝他们挥手:“玩去吧。”
其实他们也没什么玩的兴趣,娘亲没时间去拜菩萨,他们两个人就自己去了,去财神那里还愿,又拜了观音,祈祷长辈身体康健,又重新拜了送子观音,希望灵之跟他的孩子都能顺顺利利。
回家的路上也买了好些点心什么的,其实出门玩得也不是很开心,总是担心着家里,所以还不如回家去守着。
好在初一顺顺利利。
初二苗应要回娘家,这次带上了雪团,李红英把雪团打扮得像是个福娃娃,穿着一身大红色的袄,头上戴着顶虎头帽,红色就更衬得雪团白,苗应埋头亲了他好几下。
到了苗家村,苗大海一早就守在村口,远远地就看到了他们的牛车,迎了上去,看到雪团之后连苗应都不顾了,抱着雪团走得飞快。
家里苗东他们的房间里烧了好几个炭盆,让雪团和胖胖在屋子里玩,苗应跟郑彩儿守着两个孩子,胖胖已经一岁多了,能说几个简单的字,他很喜欢雪团,把自己的玩具一股脑都推到雪团的身边。
雪团脾气很好,被胖胖戳亲脸也没哭,只是朝自己爹爹看着,一双眼睛水汪汪的。
郑彩儿过去给雪团把脸蛋擦干净:“胖胖喜欢雪团呢。”
“雪团儿招人喜欢呢,村子里的人都喜欢他。”苗应说,看着两个孩子又玩起来,他看着郑彩儿,“嫂子,生意还行吗?”
郑彩儿点头:“我就这两天歇着了,然后从初五之后,几乎是每天都有席面,都订好了的。”
苗应点了点头,怪不得家里的柴房里堆了好多东西。
她这一年的变化也很大,从前是觉得温婉,现在多了很多干练。
“那挺好的,就忙这个过年呢。”苗应把两个孩子扔在地上的玩具捡起来。
郑彩儿看着他:“小应,说真的,我特别感谢你。”
郑彩儿在出嫁前,命好像都很苦,后来勇敢了那么一次,耍了点心机嫁到了苗家,没想到给她的生活带来了这么大的变化。
从前她只觉得女人和哥儿,就只能做点内宅里的事情,绣绣帕子,煮煮饭,而现在,她才知道他们也是能挣钱的,现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她一个人赚的,已经比她当屠户的公爹还要多了。
虽然说出来有些不好意思,但现在好几个村里的人,都以能订到郑娘子的席面感到骄傲,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苗应给她的鼓励。
苗应笑起来:“是吧,咱们比起男人差什么了?”
他们说了会儿话,郑彩儿就去帮忙做饭去了,她最近有心得,想给苗应做些好吃的。
吃完饭之后苗应他们就要准备离开了,刘琼还有些遗憾怎么不多待,往常都是要过夜的。
苗应看着她,轻声说:“祖母最近不太好,我怕发生什么事情,娘跟两个小孩儿在家里抓瞎。”
刘琼点了点头:“你祖母今年也六十七了,已经是高寿了,要真有事了,你找个人跑腿过来说一声,我们也来帮忙。”
苗应点了点头,手上的雪团又抓了抓刘琼的头发,刘琼捏了捏他的手,给他了一个荷包:“这是外祖母给的压岁钱。”
苗应没拒绝,跟他娘说了谢谢,最后临走的时候郑彩儿也给了雪团压岁钱,苗东把他们送到村口,拍了拍霍行的肩。
他们回娘家的时候,付灵佑也带着很多东西回来,在家里吃了顿便饭,就着急赶回家了。
他们刚好在村口遇上,打过招呼,问了灵之的情况之后,就双双回家了。
初三到初七,他们一家子聚在一起,这几天都天气晴朗,他们最喜欢的就是在院子里晒太阳,苗应特别关注祖母的情况,不过她还是跟以前一样,坐在躺椅上,穿得厚实,看到雪团会笑。
苗应的心里并没有很轻松,但在祖母看他的时候,他还是露出一个微笑。
“小霖啊,别总是那么多心思。”祖母摸了摸坐在她旁边小霖的头,“看着你的哥哥们,他们不会让你受委屈。”
小霖给她剥了板栗,放在她的手心:“祖母吃这个。”
祖母笑了笑,捏着板栗。
她又看向霍行:“阿行啊,要多帮小应分担一些,你对他再好些。”
霍行也点头:“我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