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上震怒,召长云军统帅回京述职请罪,然太子谋反,长云军投靠太子,剑指皇宫,
最后和太子一同伏法于正午门前。
“前些日子,大理寺报上来一件陈年旧案,兵部职方司,职方郎中马顺被害家中,”
大理寺调查时在其家中搜出了大量的金银财宝和田地地契,怀疑马顺有渎职之嫌,遂审问了他的下属职方员外郎,
这职方员外郎受审后,交出了一份账簿,账簿上明确记载了职方司与黑市进行的舆图交易的全部记录,
其中包含甚广,小到山川,城镇等要塞,大到镇戍分布,
“甚至······甚至还有当年的嘉南关布防图。”
兵部职方司掌管大梁的全部军事舆图勘测和绘制,如果当真有人在倒卖这些消息,那他大梁在敌国眼中就像是在戏台子上耍宝,一览无余。
让人想想都不禁背后发凉。
但职方司能够拿到舆图是因为他们就管这个,可像是嘉南关的布防图这种军事机密,
恐怕知道的,能够拿到的,也就寥寥几人,是谁泄露出去的不言而喻。
“大理寺当即将此事报了上来,后在马顺家中另发现了另一本账簿,一本他与户部尚书李常的送礼往来,金额之大,数目之多,让人叹为观止!更骇人的是,两本账目的交易时间极为相似!”
当年能拿到并将其泄露出去的人只能是李常。
中书令的话点到为止,说完便深深的跪在地上,长久不起。
当年战无不胜的长云军之所以会造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嘉南关一役中的惨败。
三万大军埋骨青山,天子震怒,问责长云军统帅,致使长云军倒戈太子。
结局何不让人唏嘘。
负有‘军神’盛名的长云军三万战士,可能在死后到了底下都不知道,捅他们的这一刀的居然是他们拼死护在背后的权贵。
楚知默沉默地闭上了眼,哪怕她早知其中原委,可真当自己穿着这身龙袍,面对铁证时,心中的悲凉实在难忍。
“去,将丞相和摄政王都唤进宫。”
三人的沉默和压抑变成了五人,丞相和摄政王的目光都落在那本放在小皇帝书桌上的奏折上,耳边是中书令娓娓道出的陈年往事,
话落,丞相起身官袍一挥,
“陛下,此事事关重大,若真相确如大理寺所调查,李常为一己私欲,不仅以职务之便谋取私财,长云军虽是叛军,但其坑害我大梁三万将士埋骨也是铁铮铮的事实,当年嘉南关险些失守,说他通敌叛国也不为过!罪不容恕,其罪当诛!”
丞相大义凛然,慷慨激昂,但坐在皇位上的楚知默心底确止不住的发笑,
丞相的态度已经明了,楚知默下意识看向另一边的裴寂也,
比起丞相的义愤填膺,摄政王的脸上倒是没有太多变化,只是拧眉不语,面色不明。
但楚知默却看得出他眼底没有太多的惊讶。
她来回在堂下两人之间扫了几遍,最终下旨,兵部尚书李常通敌叛国,证据确凿,诛九族。
楚知默盖好国玺后,将圣旨递给了赵齐,
赵齐让人送了下去,回头便看到皇上面露落寞,颓然地望着桌上的奏折,
“陛下,”
楚知默好像是没听到他的呼唤,依旧目光呆愣,
突然间,她有点看不懂这份轻飘飘的奏折了,
上面的每一字都从纸上挣脱了出来跳跃,戏谑着,像是在嘲笑什么,
但很快就在赵齐的这声呼唤中,再度死去。
“你看,他们明明都知道。”
丞相手里握着兵部尚书出卖军防的证据,摄政王握着兵部尚书,三万长风军背着骂名死在了嘉南关。
好一个披肝沥胆的忠臣,好一个忠心耿耿的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