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断亲嫁山野糙汉,被夫家宠成宝 > 第181章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第1页)

第181章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第1页)

日头隐在云层间,偶尔闪现探出半颗脑袋瞅一眼下面的热闹,敷衍地上会儿工,便又急匆匆地错缩回脑袋躲清闲。天气并不怎么好。还伴随着呼啸的寒风。可城门前却一派热闹,进城的队伍排成了两条长龙。临近年关,远出的游子归家过年,外面的客商涌进城内卖货,住在附近的乡民也挑着自家的出产进城售卖,想换几个过年钱。还有进城置办年货的人。也有那些大聪明人士,索性不急着进城,直接就在城门前摆摊叫卖开了。毕竟进城,还要交进城费呢。货物加上人,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而在城门前叫卖,则没有这些开销。每年一进入腊月,宁州城的城门前,就仿佛一个热闹的大集市。赵大郎看了眼足足排出快一里路的两条大长龙。这么多人排队等着进城呢,等排到他们,少说也要等上小半个时辰。赵大郎将视线从长龙上收回,走到中间那辆马车跟前,从外面撩开车帘,对坐在马车里面的赵母道:“要排队进城呢,人太多了。外面有卖吃食的摊子,要不,您和孩子们先下来活动活动身子骨,随便再吃点东西?”一路上天气都不怎么好,不是风就是雪,他们走的很慢很慢。也因为走得慢,原本最多三日便能走完的路程,一行人多用了两天时间。这几天,除了晚间投宿能在客栈里活动一下手脚,其他时间,大家几乎都闷在马车里,就没在白天下过马车。大人们还好说,能忍忍。孩子们就不行了,过了头天的新鲜劲儿,后面就难受的活像蹲大狱。因此,一听赵大郎说不用等到天黑就能出马车,还能吃东西,赵香香等几个孙子辈的孩子们,立马高兴的拍着小巴掌啊啊叫。赵母见状,便让儿媳们带着孩子下车吃东西,她也在赵大郎的搀扶下从马车上下来,然后仰头望向城门。多年前的那个风雪天,她也是这样,拉着一群儿女们从城内逃出来,走出老远了,才敢停下脚步,回头遥望城门。城门还是那个城门。多年的风霜雨雪只在城门上留下几抹斑驳印记,其他的似乎并没有什么改变。然而赵母知道还是有东西变了的。多年前,他们孤儿寡母为了活下去,不得不离开宁州城。前路不知道在哪里,满心都是恓惶和无助。然而现在,城里有他们的家,有他们的家人。谁能想到啊,以为一辈子都不可能再回来的地方,还有再重返的一天。望着望着,赵母的眼圈便红了,眼泪忍不住地簌簌往下落。几个儿媳妇中,大钱氏最是细心,也最是了解赵家过往的那个人。此刻见赵母望着城门落泪,她略略一想便明白了缘由,伸手拉住自家男人。“别过去。”“可是娘她……”“娘现在心里面一定很复杂,你就是过去说些安慰她的话,也起不了什么作用。这种情绪,旁人帮不上忙,还是要靠她一个人慢慢消化,我们不要去打扰她。”大钱氏打断赵大郎的担忧。身为家里面的长媳,她自认自己还算了解这个婆婆。果然,赵母一个人望着城门抹了会儿泪后,便渐渐止了泪,情绪也明显变得稳定下来。大钱氏拿起一个还冒着热乎气儿的包子,塞到小闺女手里。“香香乖,去把这个包子,拿给奶奶吃。”赵香香小姑娘便捧着包子,迈着两条小短腿,听话地朝赵母跑去。四周过于喧闹了些,赵大郎听不见祖孙俩说了什么,但见老的抱起小的,然后一老一少坐在旁边的树桩子上面,分吃着一个包子,脸上都带着笑,他悬着的心落地,也忍不住弯起嘴角笑。“娘子,还是你最懂娘的心。”赵大郎感激地拉住大钱氏的手。他白读了一肚子圣贤书,竟还不如个没正儿八经念过几天书的妇人。周围人来人往,即便不一定有人会注意到他们,可大钱氏还是羞红了脸,赶紧将手抽回来,又做贼似的左右看了看。她嗔怪道:“你说话就说话,大庭广众下的,拉什么手啊,羞不羞……论聪明,我肯定是不如相公的,我只不过是比相公更懂女人的心思罢了。”说完,视线落在赵大郎那张要比同龄人粗糙苍老不少的脸颊上,大钱氏心疼得红了眼圈。她的男人,本来应该有个大好前程的。结果却因为那些所谓的叔伯亲人,不得不背井离乡讨生活。好好的一个读书人,硬是沦落到了去街头上摆摊卖字画维持生活。赵大郎却没有这方面的遗憾,他笑着说道:“我的那些个叔伯,确实挺不是东西的,但是不瞒你说,我其实,还在心里面偷偷感谢过他们呢。”“啊?”大钱氏惊讶,“他们那样欺负人,害你丢了大好前程,你做什么还要感谢他们?”,!同样的事情要是落在她身上,别说感谢了,她活撕了对方的心思都有。结果男人却……大钱氏实在有些不能理解。然后下一瞬,她就听见男人说:“如果当年不是他们的迫害,母亲也不会带着我们离开宁州城,跑去淮水县隐姓埋名的过生活,如果我们没去淮水县定居,我又怎么能遇见你呢?所以我才会感谢他们,感谢他们给我遇见你的机会。”赵大郎觉得这是老天爷对他们夫妻二人的成全。这样深情款款的情话,大概没有几个女子听了还能无动于衷的吧?大钱氏也不例外。她本就红晕未退的脸颊,此时在赵大郎一番情话的渲染才,又开起了满山红。不过她心里面却在想:真要说千里姻缘一线,那老天爷牵的,也应该是她家小叔子和沈家女儿这根线吧?毕竟,她跟赵大郎是通过媒人说亲结合的,平平淡淡没有波澜;甚至就算没有赵大郎,换个男人嫁,她也会像现在这般,努力去做个贤惠的妻子,孝顺的儿媳,称职的母亲。小叔子和沈玉楼就不一样了,两人那才是真的天作姻缘。就是不知道小叔子有没有拿下人家姑娘的芳心?大钱氏将心里的这些话说给赵大郎听。后者感慨道:“是啊,我听娘说过,老四会起意回来,就是因为当时沈玉楼被韩家的那位大小姐给针对上了,老四这才起了上进之心,想要挣一份功业在身,这样才有能力保护她不受人欺负。”“老四还说,这次我们能这么顺利的夺回家产,玉楼也出了大力。”“啊?还有这事?信上也没说啊。”“那信是玉楼写的,她能在信上自己给自己表功?”“……那你咋知道的?”“老四不是给我寄过来一本书吗?那书里面还夹着封信,是老四写的,上面写了整个过程,我还没想起来跟你说这事呢。”“……”大钱氏半晌无语。好一会儿她才问道:“老四特意写这些,是担心娘那边,不同意他和玉楼的事情吧?”家产拿回来了,他们赵家就成了宁州城的大户人家。小叔子在府衙也很重要,过完年后便要随军出征,等打完仗回来,少不得要封个一官半职。而沈玉楼,说到底,也只是一个乡下姑娘,顶多是有些钱而已。可他们赵家现在还缺钱吗?比起娶一个小有薄产的乡下姑娘,婆婆应该更希望给小叔子娶一个官家小姐吧?眼前浮现出沈玉楼单薄消瘦的身影,大钱氏忍不住为沈玉楼担心起来。她看了眼不远处正喂自家小闺女吃包子的婆婆,忍不住为沈玉楼说起好话来。“如果娘真有了这样的心思,到时候你可一定要站在老四和玉楼这一边。我跟你说,我其他本事没有,但是我觉得我看人的眼光还是挺准的,玉楼跟老四很般配,他们俩人在一起,肯定能把日子越过越好!”另一边,赵家老宅。沈玉楼望着怀里硬塞进来的包袱,再看看那对昂着头,当真像进自己家门一样的母女二人,她再一次被无语到了。恰在这时,平安和他爹从里面出来,两人抬着一挂用竹竿挑起来的爆竹。这是沈玉楼让准备的。在她看来,赵母等人时隔多年重新归家,这是件喜事。喜事么,当然得放鞭炮庆祝一番啦。按她的意思,她原本还想再买几个烟花放上一放的。奈何临近年关,烟花紧俏,她一时没能买到现货,就买到了一串鞭炮。妇人却以为这鞭炮是为她们母女二人准备的,一张脸瞬时笑开了花,扭头对少女道:“海棠你看,娘没说错吧,你这姑母心里面啊,还是有咱们的,不然也不能让下人出来放鞭炮迎接咱们,你可是姑母的亲亲大嫂。”少女“哼”了声,撅起嘴巴不太高兴道:“光放鞭炮有什么用啊,咱们大老远的过来,姑母和表哥他们,也不说出来接接咱们。”沈玉楼正打算将妇人硬塞过来的包袱扔地上去。此时听见母女二人的对话,她手里的动作缓缓地顿住,狐疑地看向那母女二人。姑母。表哥。大嫂。这几个称呼联系到一块想,母女二人的身份便不难猜了。如果她没猜错的话,这母女二人,应该是赵母娘家那边的人。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她还真不好将人往外撵了。沈玉楼望着手里的包袱,叹息了声,到底没直接扔地上,而是抬手放在了旁边的石阶上面。到底是赵母娘家那边的大嫂和侄女。有句俗话不是说了吗,打狗还得看看主人是谁。但这母女二人上来就想拿她当丫鬟使唤,那也是不可能的。这边,李氏听了闺女的抱怨,不以为意道:“嗨,你个小孩子家,这就不懂了吧,先放炮仗,然后再在炮仗声中出门相迎,这是迎接贵客的最高礼仪,你姑母这是看重咱们呢。”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白海棠撇嘴道:“真要看重咱们,他们回来后,就该主动拎着礼物去看望您和爹,而不是咱们先来看望他们。”“要我说啊,姑母和表哥他们就是在乡下生活久了,连最基本的礼仪教养都没了。”母女俩说话的声音都不小,沈玉楼听得清清楚楚。再看看白海棠那一副抱怨和嫌弃的模样,沈玉楼气得冷笑,一连在心中默念了好几句“冷静冷静”,这才没冲上去甩母女二人一人一个大耳刮子。还是那句话:不看僧面看佛面。她真要打了母女二人,她倒是痛快出气了,可赵母那边肯定会难做。尤其是赵四郎。忍一时风平浪静,还是等赵母他们来了再说吧。好在李氏也意识到了女儿这话说得不妥,忙拉下脸低声告诫道:“你少说两句。我告诉你,你姑母现在可是今非昔比了,一会儿到了跟前,你多说几句好听的话哄她老人家开心,记住没?”白海棠不屑地哼哼两声,明显没将这番告诫放在心上。直到胳膊上挨了一顿掐,她这才不耐烦道:“知道了知道了!不就是装乖巧讨老人家欢心吗,我懂!”李氏这才放下心来,转头看向抬着鞭炮走出来的平安爹和平安,笑呵呵道:“哎,都是自家人,放什么爆竹啊,浪费钱了不是!你们家太太也太见外啦!”话是这么说,可她还是拉着女儿,高高兴兴地从门内退到门外,然后堵上耳朵,示意可以放鞭炮了。结果这一等就是老半天,始终不听鞭炮声。李氏狐疑,“我们都准备好了,你们怎么还不放炮仗啊?”白海棠更是不耐烦地催促道:“快点放,我们还等着进屋喝热茶呢,外面冷死了!”又对李氏嘀咕道:“姑母这用的都是什么下人啊,一个比一个呆,就没一个机灵像样的。”李氏点头认同道:“确实有点不像样子了,等回头我们住进来,再好好帮你姑母调教调教府内的下人,将这几个歪瓜裂枣全都发卖了。”很明显,沈玉楼也在待发卖的歪瓜裂枣之内。再看看白海棠那几乎快要翻到天上去的白眼,沈玉楼忍无可忍,奇葩年年有,今日格外多,还真是林大了什么鸟都有。她淡淡道:“二位误会了,这炮竹,不是给你们准备的。”“什么?不是给我们准备的?”“不是给我们准备的,还能是给谁准备的?你一个下人,不懂不要乱说话!小心我撕烂你的嘴!”:()断亲嫁山野糙汉,被夫家宠成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