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两会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 > 第15章 第四国际大佬故地重游(第1页)

第15章 第四国际大佬故地重游(第1页)

四川省道孚县木尾巴乡牛呷村。

“种地的人啊,年比一年少了。村里空荡荡的。”

“小崽子们都进城了,没几个种地的了。”

“我牛呷村四百年源远流长的历史,不会就此断绝吧?

“源远流长是啥子个意思?你从哪学来的?

“电视上讲的嘛。。

两位老汉扛着锄头从地里收工回家,边走一边感慨。

张申谦今年56岁,张申湖今年53岁。他俩不是兄弟,算是比较远的堂兄。

张申谦家的娃两个女儿出嫁,儿子在成都盖楼。张申湖家是两个儿子,大儿子学习给力,考上了大学,毕业后在武汉工作,去年都结婚了。小儿子没考上啥学校,本来本是想留在身边种种地的,结

果去年嚷嚷着不愿意种地,跟着张申谦家的娃去成都盖楼了。

在P社的十几户人家里面,这俩老汉的家庭不是个例。17户农户、30个男劳力,有21个在40岁以上,而在十年前P社还能出49个男劳力。

种地的人少了,尽管公社1971年开始添置拖拉机,到现在共有3台,但拖拉机上山可不行,所以有一些梯田已经种不过来了。今年张申谦不服气,还是在梯田种了10亩红薯,结果根本没有足够的

人手去挖红薯,强忍着腰酸腿疼挖了两亩不到,霜就下来了,红薯只好留在土里任其野蛮生长一或许明年那山坡会变成“红薯坡"。

“红薯是个好东西啊,结果现在拿来喂猪年轻人都嫌长肉慢。我看明年还是种点玉米吧,收玉米不用刨土。”

“B社今年就在梯田种的玉米,也累的够呛,除草他们除不过来。梯田属于烂地,算了,还是别种了。”

“遇上灾年,红薯可是能保命的饭食呢。”

“你呀,也别管这么多了,明年要是你还有力气,就学B设种点儿玉米,红薯,算。。。

牛呷村有南北两个自然村,26个农业合作社。当年搞合作社的时候,村里的干部上夜校学到了英语,觉得一下子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于是就把合作社按照从A到Z的字母排序命名,免得农民们抓耳

挠腮也想不出个好名字来。

“申谦,你看,村口有外人。”

张申湖指着村口的六七个人。

张申谦:“乡镇来视察了呗。”

张申湖:“有小轿车,这不对,起码是县里来的。。。。。还是不对,这老外,是不是当年在咱们村吃过苦的那个?”

。。。

第四国际原美国分部书记、现在的第四国际"回归运动"主席西里尔詹姆斯又回到了14年前他曾呆过的牛呷村。

1966年他和杜娜叶夫斯卡娅来中国探访,过程真是一波三折、言难尽。最后在要被驱逐出境时,詹姆斯因为不服气而和中国人打赌,说他绝对可以在中国农村工作生活满一个月,然后詹姆斯就在

牛呷村渡过了他这一生最难忘的三个月。

1980年10月,詹姆斯再回中国,这回不用隐藏身份了,公开的。如1966年那样,他从罗湖桥入境,先去广州,然后去成都,然后到了牛呷村。只不过14年过去,詹姆斯从大叔变成老头子了,而杜

娜叶夫斯卡娅从老太太变成了更老的老太太。

对了,杜娜叶夫斯卡娅并没有和他一起来,两人早就分道扬镳了,詹姆斯是"回归运动”的创始人,杜娜叶夫斯卡娅是"第四国际ICFI派之1972纲领运动”创始人。

“你好,申湖,1966年,我就是住在你们家,您还记得吗?

张申湖:“你好,记得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