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大理寺的事,”周祈安看着皇上,又说道,“我想提拔张进为大理寺右少卿。一来,我走后,大理寺也要有人主持局面,二来……去年大朝会,的确是张老出面,才稳住了局面。”
这件事他已经提了两回,皇上若是再拒绝,张进短时间内便都升迁无望了。
好在皇上“嗯”了声,应道:“提吧。”
于是回了大理寺衙门,周祈安便宣布了此事,他要到颍州前线去一趟,期间由张进主持大理寺日常事务。
回了堂屋,萧云贺便道:“听说前线还乱得很,颍、檀两州百姓还在抵抗,周大人可要当心些。”
这阵子,大理寺的前朝旧案总算都收了尾,萧云贺也得了几日空闲,摸摸鱼、划划水,只等着周大人兑现自己的诺言,再往上给他提一级。
周大人理了理书案,没说话。
萧云贺又问道:“周大人预计何时回京?也不知周大人不在了,满园春的饭菜还给不给送了……”顿了顿,又说道,“我会想念周大人的!”
周祈安笑道:“要么跟我一块儿去吧,也省得想念了。”
颍、檀两州的官员班底,也不知还剩下多少人,当一个空降的县令都是道难道,何况他是空降管两州军政事务。
日常军务有怀信、怀青在,他倒不怎么担心,只是这文上头,没几个得心应手的人,他不得一个人干到死?
他还在想,除了一笛还有谁可用,萧云贺就这么水灵灵地撞上来了。
“我?”萧云贺道,“我去做什么?”
“去兑现你的承诺,给我当牛做马!”周祈安说道,“你这么有上进心,只可惜进士一及第就入了大理寺,一直也没挪过窝。你看朝中那些侍郎、尚书,谁没在六部五寺轮转过?你目光也要放宽广些,不能只守着大理寺这一亩三分地。”
周祈安继续画饼,说道:“这次跟我去,管的是颍、檀两州的军政大事。有了这履历,往后你想往哪儿挪窝都方便。我也是看你办事得力,才优先把这机会给你,我若是贴张告示,跑来自荐的人,估计都能绕外郭城三圈了。”
此话倒也不假。
萧云贺又心动了,再次感受到跟对了主子,一起水涨船高、平步青云的快乐。
跟着燕王,怎么会有错呢?
怎么这样一个要靠山有靠山,要能力有能力,能顶得住上面的压力,对下面又温和有礼,人美心善,跟着还顿顿都有肉吃的主子,就让他萧云贺给捡着了?
还是他们萧家命不该绝!
萧云贺又道:“但我去了能做什么?办案子?”
“看看情况。”周祈安道,“这两州现在是什么情况,我也不是太清楚,到时候有什么做什么就是了,去不去?”
萧云贺立刻道:“去去去,当然去!”
十日后,大军启程。
周祈安、怀信并肩而行,走在队伍最前头,周祈安旁边是一笛,再旁边是萧云贺。
所有人都骑马,后头又跟着车队,车上拉着大家的行李、粮草和装备,路上赶一赶,等到了襄州后换乘水路,预计十日出头便可抵达颍州。
萧云贺走了一会儿,便调转马头凑到了怀信旁边,说道:“侯爷,咱们此次带的一万人,这都是骑兵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