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闻言,忙说无事。
女人复又代女童致歉良久,才拉着女婴的手,带她向不远处的琴坊走去。
书生盯着女人的背影,不自觉道,“过去可曾见过这位娘子?”
还未等他说什么,一旁的人就笑道,“别想了,人家是那座琴坊的老板娘,同巡按御史林大人相识。”
书生被戳穿心事,面色霎时一红,“你别乱讲话。”
他催着几人快走,但刚走没几步,就频频回头,忍不住看向女人的背影,看她牵着女童的手走向琴坊。
直到身着官服的男人出现在女人身边时,他才不甘地收回目光。
他尚且是一书生,还未考取功名,而巡按御史林大人,却是当年科举的状元。
不单家世显贵,父亲是当今首辅,他自己也能力出众,到了姑苏后,先是赈灾救荒,之后又兴修水利,颇得民心,如今他虽在地方任职,但随时可以回京任职。
除此之外,这人又是个玉面郎君,生了一副俊美无俦的面容,每每上街,都会引得城中女子侧目。
无论家世地位,还是容貌才学,他没有一样能比过此人。
书生哪怕再不甘,也只能歇了心思,垂头丧气地离开,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考得功名。
琴坊内。
青姝坐在男人怀里,攥着手中的玉环轻轻摇晃,林怀瑾揽着小孩的身子,目光却落在不远处的女人身上。
却见她手持拭巾,轻轻擦拭落在琴上不存在的薄灰,虽说琴坊的琴师每日擦拭,精心呵护,但女人只要寻了空隙,总会亲自擦拭一番。
动作温柔,眸色怜惜,比看他的目光还要柔和。
思及此,林怀瑾垂下眉眼,看向坐在他怀中玩乐的青姝。
他们已经到此处数年,可无论他如何示好,女人都未接纳他。
他也知晓,他终究比不过父亲在女人心中的地位……
第136章
一整个下午,女人拿着拭巾,将琴坊的琴全都擦拭了一遍,林怀瑾只坐在一旁,寻一些最近城中发生的新鲜事,同她讲述。
除此之外,他们二人之间,再无旁的可以交谈。
他每每想要更深一步,都被拒之门外。
青姝坐在他怀里,玩累了倚靠他的身子,攥着手中的玉环,阖上眼睛沉沉睡去。
浅淡的日光透过窗户,斜斜照了进来,落在女人的面颊上,蒙上一层薄薄的金光。
日落黄昏,他只要寻了空隙,都会前来此处。
琴坊的琴师们一开始看见他时,还慌乱行礼,唤他林御史,不明白他为何纡尊降贵亲自上门,之后见他每日前来,才知晓这座琴坊就是他为徐娘子设立的,之后每日见到他,琴师们也见怪不怪了。
见徐娘子容貌昳丽,独自带着一个女儿,言谈举止不似市井之人,城中媒婆以为她是外地人,死了丈夫逃难此处,看她孤苦无依,便主动上门,想要为她介绍婚事。
徐娘子得知他们的来意后,慌乱推脱,媒婆见状,以为她要为丈夫守节,更觉她是一好女,不仅未放弃,反而又为她寻了几个人。
媒婆风雨无阻,每日上门,劝她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她女儿考虑,媒婆劝说不停,立誓要将她嫁出去。
直到有一日,媒婆上门时,瞧见新上任的林御史竟也在琴坊。
林御史日理万机公务繁忙,别说他们一众百姓,连城中的官员都鲜少能见到他,眼下这人却出现在琴坊之中。
不仅如此,他还抱着徐娘子的女儿,寸步不离地跟在徐娘子身后,同她轻声低语讲着什么。
两人都是少言寡语之人,鲜少同人往来,眼下却姿态亲近,彼此极为熟稔。
媒婆阅人无数,只定睛一看,就发觉林御史的眉眼和徐娘子女儿的眉眼极为相似。她仔细算着日子,又发觉林御史刚上任没多久,徐娘子便前来此处,好似特意前来寻林御史一样。
媒婆疑觉自己发现了惊天大秘密。
没过几日,琴坊老板娘和林御史是夫妻的消息就传遍城中,一众公子小姐听后,顿觉心灰意冷。
有官员本想着将家中小女引荐给林御史,得知消息后,特意跑到林御史面前问起此事。
林御史听后,也未说是不是,只说徐娘子性子胆怯,令他们勿要前去琴坊打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