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军营中。
贺拔允不由仔细的打量着刘桃枝。
“难怪莫贺咄会这般器重你。”
“过奖了,若无我家郎君,焉能有我,我能有今日,都是我家郎君的栽培。”
贺拔允倒也没有继续纠结,反而是。。。
“这倒也是。”贺拔允点了点头,眼神中闪过一丝思索。他作为贺拔岳的兄长,虽不及其弟那般果断狠厉,但胜在沉稳,善于权衡利弊。他缓缓说道:“既然如此,那我等便暂且按兵不动,静观其变。若高羽咄真如传言那般势不可挡,我们贸然出击,反倒是中了他的下怀。”
刘桃枝在一旁冷哼一声,显然对贺拔允的谨慎并不满意。他向来是个急性子,又自恃武艺高强,对高羽咄的威名颇有些不服气。他冷笑道:“将军未战先怯,岂不令士卒寒心?若我等坐守城池,高羽咄兵临城下,岂不更助长其气焰?”
贺拔允看了他一眼,语气平静却不容置疑:“桃枝,你虽勇猛,但也要懂得用兵之道。高羽咄不是寻常之敌,若贸然出战,稍有差池,便是全军覆没之祸。我等奉命镇守河间,首要之务是守住此地,而非逞一时之勇。”
刘桃枝还想争辩,却被一旁的阿史那土门伸手拦下。阿史那土门虽是突厥人,但跟随贺拔允多年,深得信任。他低声劝道:“刘将军,贺拔将军所言极是。高羽咄素有战神之名,其兵锋所指,无不披靡。若我等轻敌冒进,恐正中其下怀。”
刘桃枝冷哼一声,不再多言,却仍是一脸不甘。
武垣见众人议论纷纷,便抬手示意众人安静,随后缓缓说道:“诸位,贺拔将军所言不无道理。高羽咄虽兵分两路,但其先锋已至武遂,若不出意外,数日之内便可兵临乐城。我等若想守城,还需早做准备。”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乐城虽为河间郡治所,但城防并不如赵都军城那般坚固。若高羽咄大军压境,我等需早做准备,加固城防,调集粮草,以防不测。”
贺拔允点头道:“将军所言极是。我即刻命人调集民夫,修缮城墙,加固城门,并在城外设下拒马、陷阱,以防敌军骑兵突袭。”
武垣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即转向柯元博,问道:“柯将军,你有何看法?”
柯元博沉默片刻,才缓缓开口:“将军,末将以为,若高羽咄果真兵临城下,我等确实应以守为主。但若能设伏于城外,或可打乱其节奏,令其措手不及。”
贺拔允皱眉道:“城外设伏?高羽咄麾下多为骑兵,若设伏不成,反而打草惊蛇,岂非得不偿失?”
柯元博淡然一笑:“将军有所不知。高羽咄虽善骑战,但此次兵分两路,其先锋不过数千人,且多为步卒。若我等能在其先锋抵达之前,设伏于武遂一带,或可将其击溃,令其后续部队迟疑不前。”
武垣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之色:“柯将军此计可行。高羽咄虽兵多将广,但其先锋若遭重创,其后续部队必然不敢贸然进兵,我等便可争取时间,稳固城防。”
贺拔允沉思片刻,最终点头道:“既如此,那便依柯将军之计行事。我即刻命人挑选精锐,由柯将军亲自带队,前往武遂设伏。”
柯元博拱手领命:“末将遵命。”
武垣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即下令:“诸位,我等皆知高羽咄非等闲之辈,若欲守城,必先稳军心。今日起,全军戒备,不得懈怠。若有违令者,军法从事!”
众人齐声应诺,气氛顿时肃然。
……
数日后,高羽咄的先锋部队果然抵达武遂。
柯元博早已率军埋伏在武遂附近的山谷之中,只待敌军入彀,便可发动突袭。
然而,高羽咄的先锋部队并非如柯元博所料那般轻敌冒进。其主将名为李元忠,乃高羽咄麾下悍将,素以谨慎著称。他率军抵达武遂后,并未立即进军,而是先派出斥候四下侦查,确认无伏兵后,才缓缓推进。
柯元博见状,心中暗自焦急。若敌军迟迟不入彀,他的伏击计划便将落空。
就在此时,一名斥候匆匆赶来,低声禀报:“将军,敌军前锋已过武遂,正向乐城方向进发。但其后军尚未抵达,仍滞留于武遂以南二十里处。”
柯元博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喜色:“好!既然敌军前后脱节,那我便先击其后军!”
他当即下令:“全军听令,轻骑先行,直扑敌军后队,步兵随后接应,务必一击即溃!”
命令下达,柯元博亲率数百精骑,如猛虎下山般直扑敌军后队。
敌军后队果然毫无防备,猝不及防之下,顿时大乱。柯元博率军冲杀,斩敌数百,俘虏数十,敌军后队大溃,纷纷向武遂方向逃窜。
然而,就在柯元博准备乘胜追击之时,前方突然传来急促的号角声??敌军前锋竟已回援!
原来,李元忠虽谨慎,但反应极快。他在得知后军遭袭后,立即率军回援,意图夹击柯元博。
柯元博见状,心中一凛,立即下令:“全军撤退,不得恋战!”
在他的指挥下,柯军迅速撤回山谷,敌军虽追击,但因地形复杂,未能深入,最终只得退兵。
此战虽未全歼敌军,但却成功挫败了敌军的前锋,使其不敢贸然前进,为乐城的守备战赢得了宝贵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