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花影点点头,"我还知道,韦捷掌左羽林,韦灌领右万骑,六部要职尽入韦氏之手。"
她取出一张笺纸,上面密密麻麻记着人名,"这是我凭借印象写出来的,宗楚客、武延秀、赵履温、叶静能等人日夜聚在韦后宫中,把《河图》《洛书》翻出来,要制造祥瑞呢。"
太平公主冷笑:"他们倒是心急。"
"不过他们中间出现了一个聪明人,兵部侍郎崔日用今早悄悄去了醴泉坊,托一个叫普润的和尚给临淄王送了封信。"
"哦?"太平公主指尖一顿,"他可是韦后的心腹。"
"正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呢,临淄王李隆基俘获人心的本事也可见一斑。"
窗外鼓声渐渐远去,太平公主也已经冷静了下来,问道:"你父亲可知这些?"
盛花影摇头:"我所知的一切,都只说给姑祖母听,姑祖母信我。"
不算大的厢房里,只有太平和盛花影两个人。太平公主坐在胡椅上,仔细的比对盛花影所说的一切种种。
竟然一字不错,有些连她不都知道,或者还没有发生的事情,她都说出来了。
这梦,能如此逼真详细吗?
太平公主看着盛花影的眼睛,郑重开口,“你所求为何?”
盛花影肃容起立,"韶华愿将所知尽数禀明姑母,若姑母愿意做那执掌九鼎之人,我只求两件事——"
"其一,愿姑母励精图治,使我大唐海晏河清,使万国来朝。”
"其二,求姑母为天下女子开一条明路。让她们也能如男子般读书明理,执笔为文。若有才学者,亦可科举入仕,堂而皇之立于朝堂之上——古有班昭续写《汉书》,今有上官昭容位同宰相。女子的才智,何曾逊于须眉?"
听她这样说,太平公主若有所思。
"更不必说则天皇后临朝称制时,政通人和,四夷宾服。"盛花影目光灼灼,"女子的胸襟韬略,同样能安邦定国。女子能自由翱翔于世间,是吾毕生所愿也!"
此番掷地有声的话一出,太平公主的内心激起千层浪花,她原以为这个默默无闻的侄孙女会讨要封邑、珠宝,或是求她做主许个好姻缘——就像大多数宗室女那样。
却不想,这个十五娘,竟说出这样一番惊世之语。
"你。。。"太平公主的声音罕见地带着一丝迟疑。烛光下,她细细打量着盛花影——这个在她印象中毫不起眼的小姑娘,此刻背脊挺得笔直,眉间那道疤在灯火映照下竟显出几分坚毅。
"好个李韶华。"太平公主忽然一笑,"孤竟看走了眼。"她目光渐深,"你可知,就凭方才这番话,若传到有心人耳中,可以治你个悖逆之罪。"
盛花影不躲不闪地迎上她的视线:"我只求姑祖母垂听。至于其他。。。"她唇角微扬,"我相信姑母会护着韶华的。"
太平公主终于放松下来,她又变成了那个最最温柔可亲的长辈,她拉着盛花影的手,让她坐在旁边的胡榻上。
“来,给姑祖母说说,你的梦里面,还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