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纷岚听罢,惊讶得睁大双眼,没料到女儿竟会如此直白表达心意。她不禁暗自猜测,女儿和摄政王才见过几面?难道在自己未察觉之时,二人私下已经见面接触?况且摄政王权势赫赫,身份显赫,而女儿年纪尚小,怎么能确定对方能够一直对她如初?
若是六皇子,凭借镇国公府和皇后的势力,至少还能对他的行为有所制衡,即便他心中有其他想法,也不至于轻易冷落或辜负柳怜霜。但摄政王的权柄巨大,他们的势力远远不及,万一以后他变心,柳怜霜受了委屈,他们也束手无策,无能为力。再者,多年来摄政王一向淡泊于情欲之事,从未对女色表现兴趣,是否愿意迎娶柳怜霜仍是个未知数。
洛纷岚忧心忡忡地看着柳怜霜,试图规劝道:“霜儿,你怎么知道摄政王不是碍于安和公主的情面,才会对你格外青睐?若是他最终不肯娶你,你又该如何自处?”
六十三
柳怜霜看着母亲脸上忧愁的表情,心里已明白了她的顾虑。她微微一笑,握紧母亲的手,语气坚定地说道:“娘,您别太担心了,皇甫宸一定会成为我的夫婿。而且娘亲阅人无数,肯定也看得出来,他待我的真心,并不是因为安和公主的关系。”
洛纷岚一时语塞,竟无言以对。确实,就算是安和公主亲临,恐怕都难获摄政王这般细致周到的疼惜。洛纷岚原本悬着的一颗心,在柳怜霜的一番宽慰之下渐渐平静了下来。但仍然带着些许无奈,叹了口气道:“霜儿如今长大了,已经到了懂事的时候,娘知道你是有主意的人,也不会再阻拦你了。可是若日后有任何事情发生,不管大小,你一定要第一时间来告诉我。”
她稍稍放低声音,在女儿耳边低声叮嘱:“就算柳家无法助你,你父亲也爱莫能助的时候,你还有外祖和外祖母可以倚靠。”
柳怜霜含笑点头应道:“娘放心吧,女儿明白,您就不用太担忧了。”
洛纷岚轻轻点了点头,眼里流露出复杂的情感。是啊,她只有这么一个宝贝闺女。女子与男子不同,若是婚嫁不当,后半生都会因此吃苦;而儿子即使成年,仍可在府邸长留身边相伴。然而闺女自谈妥婚姻之后,远嫁便少有再见的机会。
这一天,洛纷岚坐在柳怜霜的房间里,心事重重地跟她聊了许久,直至离开时仍满怀担忧。然而从头至尾,柳怜霜始终安静地听着母亲的话语,未曾表现出一星半点不耐的情绪。
直到目送母亲背影渐行渐远后,柳怜霜轻轻取下头上簪饰,转向身边的翠玉吩咐道:“翠玉,将这整套首饰小心收纳好,放在最显眼的位置,就搁置在那箱笼里吧。”
这套精美的饰品是皇甫宸亲自相赠之物,早已深深地镌刻进了柳怜霜内心深处,令她分外地喜爱。
及笄典礼盛大举办,整个京城闺阁之间议论纷纷。接下的数日之中,凡是提及此次盛会,人们无不谈论受邀参与其中的高官显贵们齐聚一堂,以及收到的一系列价值连城的珍贵礼物。就连宫中的皇后、安和公主乃至摄政王也均赠送了贺仪,这样的盛况着实为京都罕见。
由于这光彩照人的及笄礼,柳怜霜逐渐成为了京城名门千金们的焦点话题人物,人人皆认为她必将成为未来的贤妻良缘人选无疑。
几天过后,一如往常的清晨,梳妆整齐后的柳怜霜,佩戴上了由皇甫宸馈赠的那一套精美绝伦的首饰,径直向柳老太太居处问安。老夫人见到柳怜霜后显得尤为欣慰,特别当她注意到达冠珠翠上,不禁多看了几眼。然后带起一抹赞许的微笑问道:“霜儿呀,你戴得这一支簪子,想必就是那天摄政王所赠的及笄贺礼吧?”
柳怜霜浅笑回应:“祖母果然慧眼独具,猜得一点都不差,的确是那天得到的大礼呢!我实在太喜欢它了,特意拿出来展示给您瞧瞧,请问您觉得美不美?”
柳怜霜浑身上下散发着青春少女独有的灵动气息,举手投足间洋溢着蓬勃的生命力。柳老夫人对她的及笄礼极为满意,觉得仪式办得十分风光体面,为柳家在京城上流社会挣足了颜面。此刻,柳老夫人望着孙女柳怜霜,眼中满是疼爱:“摄政王送来的那些礼物,都是万里挑一的好物。你正值花样年华,长得又标致俊俏,就该佩戴这些精美的头饰、珠宝。不像我这把年纪,就算有这样的饰品摆在面前,也配不上啦。”
听到这话,柳怜霜眉眼弯成了一轮新月,笑嘻嘻地凑近撒娇:“祖母怎么这样说?在孙女看来,岁月似乎从未敢在您脸上留下痕迹,您依然美丽照人,气质非凡。若是没有您这样出众的容颜和气度,孙儿们又怎能继承这般好基因呢?”
这一番恭维的话语让柳老夫人笑得合不拢嘴,脸上的皱纹都透露着愉悦与满足。
祖孙二人一边聊着天,一边你来我往互诉亲情,气氛融洽又温暖。不久后,柳怜霜看看时辰,便向老夫人告辞离去。翠玉紧随其后,一路暗暗观察主子的行为举止,心中不禁感慨万千。在她的印象里,以前的小姐可不是如今这般懂得守规矩的人,更很少主动到老夫人这边请安问候。过去小姐跟老夫人相处时总是有些疏离甚至笨拙,应对长辈间的寒暄显得颇为生疏;而如今却能做到得心应手、恰到好处,就连向来严苛挑剔的老夫人都对她的态度大为改观。从前,二小姐柳灵灵才是最讨得老夫人欢心的存在——
她虽然是庶出,但凭借天生丽质的模样和伶牙俐齿的性情,成功博得了夫人的青眼相待,再加上背后还有夫人庇护,在柳府中可谓光芒万丈、无人能及。然而风水轮流转,时过境迁,现在二小姐昔日的光环已经消减了许多。翠玉内心深处其实暗自庆幸这种变化,认为眼下这般情况反倒更为妥当。
思及此间事,柳怜霜忽然开口打破了沉默:“翠玉,我想去湖边喂鱼,麻烦你给我拿些鱼食来。”
不料提到“湖边”
二字,原本神色尚且正常的翠玉瞬间面色变得难看起来。回想起冬日时节,小姐竟接连两次在那里跌落水中,每次想起来她都后怕得不得了:“小姐呀……
要不然咱们就不去湖边了吧?那地方好像跟您八字不合似的,总惹祸端!要不咱回院子赏花吧,多悠闲自在啊!”
翠玉语重心长地劝说着,希望小姐能就此改变主意。
听罢她的絮叨,柳怜霜忍不住噗嗤一笑:“什么八字不合?分明这湖帮了我的大忙。你莫再拖延了,赶紧去拿鱼食,我就在此等你回来。你放心好了,这附近还留有不少丫鬟婆子正打扫呢,不会有人轻易靠近的,快去快回便是。”
在她看来,湖畔非但未曾害她反倒是助力无数。看着主子坚持己见的样子,翠玉不得不勉强妥协:“那么,小姐您先别太靠近湖边,让我取了东西回来,咱们再去喂鱼可好?”
面对翠玉近乎哀求的小声建议,柳怜霜微微摆了摆手表示厌烦催促对方速去速回。
柳怜霜把双手藏在袖子里,轻轻按着大氅的边角,缓缓走向湖边,随后坐下。她偏着头,凝神注视着湖水中的金色鲤鱼。此刻正值冬天,湖中的鱼儿多数都懒洋洋的,不爱动弹。偶尔有一两条慢慢浮出水面,去啄食漂浮在水面上的残荷和落叶,然后又迅速潜回水中。正当柳怜霜看得专注时,翠玉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额头满是汗珠。她不仅带来了鱼食,还抱了一个刚刚灌好的暖壶。看到柳怜霜毫发无损,翠玉才稍稍松了一口气。
柳怜霜眼带笑意,接过了温暖的汤婆子,又端起一小碗鱼食,向湖水中轻轻洒去。霎时间,湖中的鱼儿争相涌了上来,纷纷争抢那些撒下的鱼食。正在这时,柳灵灵在远处瞥见湖边有个人正喂鱼。走近一看,正是柳怜霜,一眼便认出了柳怜霜头上别着的那个精致的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