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和疯批反派HE了 > 第141章(第1页)

第141章(第1页)

舜英起身,看向北风萧索的门外,声音轻柔而决绝,一字一字道。

「我意已决,血债血偿!」

第112章风萧萧兮易水寒

十月初八,元承禕照常早起,穿素服丶绾丧髻丶披麻衣,跟冯姮报备之后,携弟弟妹妹去景和宫向母后请安。

他进了前殿,发现一直病怏怏的母后,早已坐在前殿静候多时,定神细看,不由愣住了。

这个早晨,舜英没有锦衣华服丶钗环珠翠,没有脂粉和黛青,没有繁复的发髻。

她只穿着一身简素白袍,愈发衬得她眉眼俊秀丶顾盼神飞,乌发挽成简单的椎髻,只别着一支彩玉簪,簪尾隐隐绰绰一簇紫色木槿。

那个雍容娴雅的褚王后不见了,此刻的她,像是出鞘的泠泠长剑。

见三个孩子进来,她苍白的脸上浮出一丝笑意,蹲下身,平平注视着三个孩子。

「承禕丶承徽丶承祉,母后要去替大翊的君父丶你们的父王复仇!」

「这很危险,却不得不做。」

「不是要抛下你们,只是若不这样做,母后过不去自己,他日到了九泉之下更无颜面对那些故人。我首先是自己,其次是大翊的女君,最后才是你们的生母。」

承祉尚自懵懂,承禕和承徽已隐约明白她话中悲凉之意,含泪埋下头,一言不发静静听着。

「母后走以后,你们要听祖母的话,好好吃饭睡觉长身体。要像父王那样,克己慎行丶勤学苦读丶习武不辍。」

「如今,承陵哥哥就是你们的亲兄长,你们要敬他丶爱他,长大之后尽心辅助他。」

话音刚落,殿门传来清越的男声:「孩儿不过暂代朝政,已决意立承禕为储,必将尽我所能,教导承禕成为父王那般睿智圣明的君主。待承禕成年之后,还位于父王一脉。」

舜英笑了笑:「你临危受命,这位置踏踏实实坐着吧,最好坐个几十年,翊国再也经不起改换国君的风波了。」

承陵忽然弯曲双膝,行稽首大礼,轻声道:「孩儿半生所学的,仅仅是如何行军打仗丶坐镇中帐,并无治国安邦之才能,还请母后留下来,指导儿臣一二。」

「便是不为了孩儿,也要为了父王殒身守护的江山社稷。」

绕了一圈,还是劝她。

舜英静静注视着他,笑了:「承陵,论平衡势力丶高瞻远瞩,母后不如祖母;论才学广博丶运筹帷幄,母后不如丞相;论擢贤选材丶整肃吏治,母后不如御史大夫;论充盈国库丶管理度支,母后不如大司农;论行军打仗,母后更是不如太尉……」

「先王已给你留下最得力的班底,你只需纳谏如流丶兼听明辨,多学上几年便都会了。只一事特别注意——慎战,未彻底掌握三军之前,勿要轻启战端。」

「孩儿听父王母后的」,承陵直起上身,含泪看向她,「只是,还望母后顾惜性命……」

舜英一分一分抚过长着薄茧的掌心和虎口,声音柔软而坚决:「承陵,这世间大多数事都可以转圜丶可以妥协丶可以容让,唯独背叛和人命,必须血债血偿!弑君之仇不报,逆臣不除,朔门关不收,我大翊还有何国威可言?」

承禕满眼不舍,愤愤道:「满朝文武,八方将领,千百年世家大族,为何非得母后亲自去……」

「重要的不是谁去,而是必须得有人去」,舜英的笑容变得风轻云淡,目光扫过跪成一排的四个孩子,神情透出傲然,「记住了,咱们从小长自公宫,受万民供奉丶享天下之养,存亡之际就该担负起王族的责任。」

最后,她依次抱了抱三个稚子,替他们擦干泪水,从桌上提起收拾好的包袱,大步流星跨出了殿门。

身后,元承陵携弟妹三跪九叩丶稽首大拜,泪如雨下。

她头也不回地,决然远去。

舜英出南薰门时,见到了等候多时的元璟,相对久久无言。

「师父,我们上次对饮是何时?」

「永平一年,褚宅后院,你成婚前两天。」

「师父若白日得闲,劳烦移驾寒舍,徒儿想再与师父同饮一醉。」

云色浅灰,天光惨澹,灵位一张丶师徒两人。

「阿英,你身子还没养好,少喝些」,他注视着她,这个他一手带大丶与他情同父子的女人,又试探着问,「非去不可吗?」

舜英喝得双眼雾蒙蒙的:「师父,当年你率骑兵千里追杀丶剿灭郭越时,是否也问过自己,非去不可吗?」

元璟默然,埋下头一口一口喝着闷酒:「你刚出小月,身子还很虚弱,这样冷的天何须急于一时?等开了春,我手头事情放一放,与你同去。」

舜英举起手,放到眼前晃了晃,悲凉地笑了:「自古名将如美人,不许人间见白头。」

舜英收好行装,走出院门时,玉衡牵着那匹盗骊迎上来:「首领,所有良驹已送至沿途驿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