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和疯批反派HE了 > 第120章(第1页)

第120章(第1页)

宣正浩抖如筛糠丶冷汗齐下,颤声道:「军中有奸细,乃臣失察之过!」

「此刻若大肆搜寻通敌内奸,恐影响军心」,元旻蹙眉沉吟丶神色严峻,「表舅乃积年老将,自然知晓如何处理。」

语罢,不再多看一眼跪伏在地的宣正浩,起身拂袖离去。

褚舜英丶元晞丶武煊丶天枢丶开阳及众内卫纷纷转身,紧随其后鱼贯而出。

每一人经过宣正浩身边丶都带起一阵风,拂过他流满脸颊的涔涔冷汗,直到那汗蒸发成盐渍丶似千万根针扎着肉皮,仍无人叫他起身,任他在那跪成一座石雕。

积年老将,马失前蹄丶误判局势,只差一步,他就坑死了国君。百死难恕之大罪,元旻虽未苛责,可他知晓,自己已彻底失去了君主的信任。

辗转反侧整夜之后,宣正浩主动将军杖数目增至两百。元旻仍是淡淡的,说他何至于如此,尽早探明军中奸细才是正事。

永平五年六月十五,翊王元旻命尚书令起草《伐北宛檄》,罗列北宛汗王冯建不守先王和平盟约丶数度侵边袭民丶降而复侵丶佯作会盟伺机暗杀翊王等十馀条罪行,昭告天下。

北宛无仪,频繁侵扰,大张攻杀曰「伐」。

檄文晓谕天下丶呈送至冯建手中的同时,谢朗已率领怀戎丶广宁丶抚恩三军郡及洺州骑兵,合为五万轻骑丶五千重骑倾巢出动,沿途围攻部落丶劫掠辎重,从东路攻向柘枝城。

六月二十,国尉元晞挂帅出征丶点将武煊为先军,率临梁郡五万轻骑丶三千重骑,另从朔宁府抽调两万轻骑丶两千重骑,北出朔门关丶从西路攻向柘枝城。

西路北伐军任用的中等武官,多出身武选恩科。

宣正浩失主上信重,贬官后率领族中子弟留驻武原城,负责后勤补给,也算身居要职,罚得不轻不重。

为安宣氏军心,元旻又命在太尉府就职的宣正淼回武原丶接任宣正浩之职。

大军拔营后的第二夜,元旻反客为主,在都督府设小宴与宣正浩对酌丶畅谈。

席间,元旻递出一张洒金的大红庚帖:「沪国夫人托朕替其子丶朕之六弟丶平南侯元旭求取令嫒。」

第96章举案齐眉

一时兴起丶口头上聊聊的婚事,经此波折还能继续,宣正浩一愣,颤颤伸手接过:「多谢陛下宽仁。」

元旻将杯中酒一饮而尽,眼圈发红:「五年前表舅挥师南下拥立之恩,朕永世难忘。这些天处置了表舅,朕心里很是过意不去。」

「雷霆雨露皆是天恩」,宣正浩忙替他斟满,又举杯去敬他,「本就是微臣之过,国有国法丶军有军规,陛下待臣已经很宽仁了,臣心悦诚服!」

元旻摇摇头,笑容温煦:「此事怪不得表舅,那苻洵狡狯至极。说来忏愧,朕早些年都在他手下吃过亏。」

宣正浩一惊,怔愣注视着眼前的年轻君主,一直以来,他年少才高丶气宇轩昂,又喜怒不形于色,此刻眼角眉梢却尽显疲惫。宣正浩蓦地意识到,这看似无比强大的国君,才二十五岁啊。

「表舅啊……实不相瞒,北有大宛丶西有荣国,咱们的国家正值危难之际」,元旻支颐歪坐丶乱了仪态,唉声叹气,「宣氏为大翊镇守国门千载有馀,朕不依靠你们,还能依靠谁?」

「疆域辽阔丶兵多将广如大翊,无论是哪个国家举兵侵袭,朕都不怕」,元旻喝得微醺丶声音略带沙哑,「朕怕的这些臣子将领人心不齐丶一盘散沙,你们都是朕亲手擢拔的将领,朕希望兄弟丶父子丶世家丶寒门全都能拧成一股绳。」

宣正浩想到自己与宣正淼那些过节,顿觉也算不得什么,忙不迭给二人斟满,继续敬酒:「臣谢陛下肺腑之言,陛下让五弟回武原,是对宣氏的爱重。」

又忏愧道:「此次调兵失当,幸王后殿下驰援及时,未成弥天大祸,否则臣万死难赎其过啊。」

元旻唇角扬起温柔笑意,迷离醉眼有泪光浮动:「前年秋天,也是在这儿,朕抵死不纳妃嫔……朕知道你们想什么,都私下揣测朕惧内。此时此刻,表舅可知晓了?」

宣正浩想到此前卯足了劲丶往这对生死与共的伉俪之间塞人,颇为过意不去,附和道:「得妻如此,夫复何求?臣此时方知陛下故剑情深。」

元旻不等他倒酒,自斟自饮起来:「阿英自跟随朕,从十四岁起,颠沛流离丶饱经风霜丶刀山火海都不知走了几遭,安生日子没过几天,又替朕生儿育女丶执掌中馈丶操心国事军务……」

「朕若负了她,与禽兽何异,如此忘恩负义的凉薄君主,尔等还敢追随么?」

悠悠说话间,迷离的双眸却已静静注视着他,似笑非笑。

宣正浩叹了口气,不知如何作答,先前被屡次拒婚的尴尬,被打丶被贬丶被罚的微恼已荡然无存,正酝酿语句,却听门外侍婢施礼:「王后娘娘千秋!」

元旻身形微微摇晃地站起来,抬手止住他:「表舅忠直,不善言辞……朕都懂,阿英来了……表舅不必多礼,都先歇息罢。」

宣正浩还未反应过来,元旻已踉踉跄跄走到门口,侍婢忙拉开房门。

穿着浅紫撒花襦裙的舜英静静等在门外,他伸手揽住她肩头丶半靠在她身上,她一手挽住他臂弯丶一手扶住他后腰,动作娴熟得像已经历过千万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