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宋穿]准备造老爹的反 > 处理(第1页)

处理(第1页)

在青溪过了几天,福宛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

在皇宫里,赵佶沉迷修道,自己以前因为受宠被多加关注,处处都是眼线,一言一行都要谨慎。如今抛却帝姬身份,反倒像是卸下了枷锁,连呼吸都畅快了几分。

休整几日后,福宛开始着手正事。她渐渐发现,方腊和芸娘等人似乎将她当成了主心骨,大小事务都要来征询她的意见。可她前世不过是个兢兢业业的普通社畜,最多管过自己手下一个工作小组,对治理一两万人口的县城实在谈不上有什么经验。或许比起这些古人,她对历史走向更为了解,但经历过汴京朝堂的明争暗斗后,她深知绝不能小觑这些人的智慧。

因此,每当方腊他们来请示时,福宛总是让他们自行决断。她自己则埋头研读青溪的户籍文书和税收账册,先摸清这里的底细。好在农忙时节的事宜方腊早已安排妥当,倒让她有了些喘息的空间,可以静下心来思考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

离开汴京,离开赵佶的掌控,意味着她终于能跳出局中人的身份,以更清醒的眼光看待即将到来的风云变幻。那个困在金丝笼里的茂德帝姬已经“死”在了皇城司,而现在——她深吸一口青溪带着稻香的空气——她只是福宛。

*

表面上看,大宋正迎来前所未有的鼎盛局面——东南民乱已平,宋金联军势如破竹,那个与中原对峙百余年的辽国即将土崩瓦解。待燕云十六州重归版图,大宋的疆域将达到开国以来的极盛。这般景象,任谁看了都会觉得一个太平盛世即将到来。

但福宛比谁都清楚,这不过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假象。她知晓北宋最终的结局,穿越至今,她确实改变了赵福金个人的命运轨迹,可每当想要扭转更大的历史走向时,总感到力不从心——就像螳臂当车,又似蚍蜉撼树,在滚滚向前的历史洪流面前,个人的努力显得如此渺小。

她能做的不多,但能做一点是一点,万一有些蝴蝶翅膀扇动了呢?

想到此处,她唤人喊来芸娘。

这些日子芸娘虽然强打精神,但一直又些神思不属。直到福宛告诉她,石榴早已被安排到赵金罗身边时,芸娘眼见的才放松下来,福宛有些自责怎么不早派人告诉芸娘,省得她白白担忧这许多时日。

“五娘子?您找我?”芸娘匆匆放下手中的农务册子便赶了过来,额角还沾着些汗珠。虽然福宛再三要求直呼其名,但方腊等人始终坚持用敬称,最后折中之下,便以“五娘”相称。

福宛轻拍身旁的木凳示意她坐下,将手中的户籍册子摊开在案几上。纸页上密密麻麻记录着青溪县的人口构成与职业分布。自方腊接管以来,涌入的流民让浙东四县人口激增。她指尖点在一组数字上:“青溪有多少青壮年?”

芸娘不假思索地答道:“本县约五成是青壮,其余三县也大抵如此。”这些数据都是她亲自挨家挨户登记而来,每个数字背后都对应着一张鲜活的面孔。

“其中无家无口的呢?”

“再去掉半数左右。”

福宛轻轻敲打着纸张:“若将这些人整编成军。。。。。。”

“眼下青溪驻军五千,寿昌、遂安、桐庐各三千。”芸娘心算片刻,“若再征召,约能凑出三万兵马。”

福宛点点头,她想起当初在汴京看到的战报。童贯号称平定十万叛军,如今亲临此地才知虚实。这“十万之众”不过是虚张声势的数字,实际当时能战的不过五万,其中还混杂着大量老弱妇孺。随着饥荒疾病的侵袭,如今能整编出三万青壮,已是殊为不易。

“童贯原本要在四县驻军监管,”芸娘补充道,眼中闪过一丝锐色,“我们重金打点其副将,才让他改了主意。”这话说得轻描淡写,但福宛能想象当时暗流涌动的较量。

福宛思索片刻,又问了另一个问题:“最近百姓们都在干些什么?”

谈及民生近况,芸娘条理分明:占城稻、小麦等作物已按时令播种,但新迁流民家无存粮,多在县城打些零工。幸而市井逐渐恢复,酒肆商铺重开,总算让这些人有了谋生之处。

福宛静静听完,浙东四县就像一张刚刚铺开的宣纸,墨迹初染,尚有挥毫泼墨的余地。她来得正是时候,既不算太早,也不至于太晚。

“四县适龄女子有多少?”

“约莫三成。”

“我听百花说,衙门里还有一批娘子不知该如何安排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