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敏则说:“但他们现在主动联系你,说明他们也在思考未来。”
林晓风沉思片刻,最终回复:“我可以见你们,但不是在暗处,而是在阳光下。”
几分钟后,对方回复:“明天下午三点,旧城咖啡馆。”
林晓风放下手机,心中升起一丝久违的紧张感。
他知道,这将是一场真正的对话,而不是对抗。
第二天下午,林晓风准时来到旧城咖啡馆。这里是他和赵敏第一次见面的地方,也是他人生转折的起点之一。
咖啡馆里人不多,角落里坐着三个人,神情严肃。
林晓风走过去,坐下:“你们好。”
其中一人抬起头,目光锐利:“林晓风,你背叛了‘黎明’。”
林晓风笑了笑:“我没有背叛任何人。我只是选择了不同的道路。”
另一人冷冷地说:“你让‘永夜’继续存在,还建立了‘认知之光’,这不是背叛是什么?”
林晓风平静地看着他们:“‘永夜’的存在,不是为了控制,而是为了防止人类陷入彻底的混乱。而‘认知之光’,则是为了让人类在自由中学会思考。”
“可你有没有想过,这会让社会变得更加混乱?”第三个人终于开口,声音低沉却有力,“你让人们自由了,但他们并不知道如何使用这份自由。”
林晓风点头:“我知道。但自由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时间,需要试错,需要成长。”
“所以你打算怎么做?”第一人问。
林晓风看着他们,缓缓说道:“我想邀请你们加入‘认知之光’。不是作为敌人,而是作为思考者。”
三人一愣,显然没想到林晓风会提出这样的邀请。
“你疯了吗?”第一人皱眉,“我们可是‘黎明’的人。”
林晓风笑了笑:“正因为你们是‘黎明’的人,我才更需要你们。‘认知之光’不是一个单一的声音,而是一个多元的平台。我们需要不同的观点,不同的立场,不同的思考方式。”
沉默在空气中弥漫了几秒。
最终,第一人开口:“你真的相信人类能学会自由吗?”
林晓风看着窗外的阳光,轻声说:“我相信,因为人类从来不是完美的,但他们一直在寻找答案。”
三人对视一眼,最终点了点头。
“我们愿意试试。”
林晓风伸出手,三人依次与他握手。
这一刻,他仿佛看见了“认知之光”的未来??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片星海,每个人都能在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
几天后,林晓风在“认知之光”平台上发布了一篇文章,题为《自由的边界》。
他在文中写道:
“自由不是没有规则,而是有选择的权利。真正的自由,是让人在多元中找到自我,在混乱中建立秩序,在思考中走向成熟。”
这篇文章迅速引发广泛讨论,成为“认知之光”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文本之一。
而在文章末尾,林晓风留下了一句话:
“认知的边界,永远在前方。而我们,将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