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尔茨年前来的燕京,呆了一个来月。
这期间他广泛考察了中国的农业情况,结合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经验,给中国人开了些药方。
彼时的中国有八亿农民,为促使这些人摆脱贫困,主要有两方面的意见:。。。
林晓风坐在书桌前,手指在键盘上缓缓敲击。窗外的风穿过半开的窗,带着初夏的温润与夜色的静谧。他刚刚完成了《认知边界》的第四章,也是“认知之光”平台上线以来,他首次公开阐述自己的理念。
“认知不是答案,而是问题的起点。”他敲下这句话,停顿片刻,目光落在屏幕右下角的时间上:03:17。
他已经习惯了这样的作息。自从“认知之光”上线以来,他的生活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凑。平台的用户数量在短短几个月内突破了千万,但随之而来的,是前所未有的争议与挑战。
有人指责他“制造混乱”,认为他不该将“永夜”的数据公之于众,让社会陷入信息的迷雾;也有人支持他,认为这是人类迈向真正自由的第一步。
林晓风并不在意这些声音。他知道,真正的变革从来不会一蹴而就,也不会被所有人理解。
他关掉电脑,起身走到窗边,点燃一支烟,望着远处的城市天际线。灯火如星,映照着这个时代的脉搏。
“你在想什么?”身后传来赵敏的声音。
林晓风回头,看见她披着一件薄外套,站在门口,眼神中带着关切。
“在想,如果当初我答应了男人,成为‘永夜’的核心,现在的一切会不会不一样?”林晓风吐出一口烟雾,语气平静。
赵敏走过来,靠在他身边:“你会后悔吗?”
林晓风笑了笑:“不会。我只是在思考,自由的代价到底是什么。”
赵敏沉默了一会儿,轻轻握住他的手:“你给了人们自由,但也让他们必须面对选择的痛苦。”
“是的。”林晓风点头,“但这就是成长的代价。”
安娜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文件:“林哥,‘认知之光’的用户数据更新了。”
林晓风接过文件,快速浏览了一遍。数据显示,平台的活跃用户已经突破了五千万,且用户群体正在向年轻化、知识化方向发展。
“看来,我们成功了。”安娜嘴角微微上扬。
林晓风却摇了摇头:“这只是开始。真正的挑战,是接下来如何引导他们不被信息淹没,而是学会独立思考。”
安娜点头:“我明白。所以我们正在筹备‘认知之光’的线下研讨会,邀请各个领域的学者、作家、思想者,一起探讨信息时代下的认知边界。”
林晓风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很好。但记住,我们不是导师,而是引导者。”
“明白。”安娜回答。
赵敏看着两人,忽然笑了:“你们两个,越来越像‘永夜’曾经的样子了。”
林晓风一愣,随即也笑了:“也许吧。但我们不是控制者,而是桥梁。”
就在这时,手机震动起来。林晓风拿起手机,看到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信息:
【林晓风先生,我们想见你一面。关于“认知之光”的未来。】
他皱了皱眉,回复:“你是谁?”
对方很快回复:“我们是‘黎明’的残余。”
林晓风瞳孔微微收缩。他原以为“黎明”在“永夜”的引导下已经逐渐瓦解,没想到他们还有残存的力量。
他没有立刻回复,而是看向安娜和赵敏:“你们怎么看?”
安娜神色凝重:“‘黎明’的人一直认为‘永夜’才是真正的敌人,他们不会轻易接受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