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场一直都缺人手,招点能干的不容易,这也不失为一招。
江燕宁和小雨也去了花生地,两人找了块地,拔了不少,带回家做盐水花生吃。地质不太大,花生颗粒不太饱满,等今年这批收了,烧荒肥肥地,明年应该就能起来。
现在没有化肥,肥料全部都是农场自己沤的,不太跟得上。
烧荒的不但能给土地增加肥力,还能减少病虫害,这个法子还是挺有用的,看今年棉花的收成就知道。
花生弄回家,清洗了好几遍,才把泥土清洗干净。
这会苗思思的肚子已经显怀了,带着两个小的在一边看着,主要还是江燕宁不让她上手,挺着个肚子蹲着坐着都不太舒服。
三十来斤的花生,洗干净后全部入了大锅,土灶上的两口大锅装得满满当当。
江燕宁拿出了八角、花椒、桂皮、香叶……又往锅里倒了大量的盐,起火开始煮。等花生煮好后,捞出一盆来,直接就能吃,香香的。
剩下吃不完的,放一块大大的塑料布,铺在院子的地上晾晒。
这样一来收起来也方便,塑料布的四角一收,绑一下就能收起来了。这样煮好晒干的花生,江燕宁特别喜欢吃,越嚼越香,没事时候抓上一把,哄哄嘴。
等黄豆和花生收完,就是小麦了。
小麦种的不多,农场自己的人就够用了,临时工结算工资的时候,江燕宁让陶景明一人给了一斤花生,工资一样发,算是大家辛苦这么久的福利。
临时工没想到还有这样的福利,一个个拿着工资和花生,开开心心的走了,说是明年还来。
黄豆和花生同样出给了物资局,农场同样留出一部分,花生品相不太好,但也全收了,账面上又多了三千多积分。
小麦收上来之后,就比较费功夫了,需要脱粒,晒干了之后脱壳,磨成面粉。
农场里没有脱壳机,基地农场有,把要给基地的那部分给了基地,剩下江燕宁没出,农场里这么多张嘴等着吃饭呢,这些正好给到食堂。
只是脱壳,没有经过精加工漂白的磨出来的面粉,发黄,闻上去有浓浓的麦香味。
面粉一送到食堂,姚婶看得爱不释手,奢侈一把,立马掺上玉米粉,蒸了一大锅面头。出锅之后黄橙橙的,很是好看,空气中还弥漫着麦香味。
新麦做出来的馒头,自然要给东家送一些。
江燕宁吃的都是空间里存放的精面,这黄橙橙的馒头一吃,别有一番风味,该说不说味道还是不错的,很是劲道。基地食堂黑乎乎的杂面馒头根本比不了。
员工们看着这样的馒头,要不是限量,肯定要吃到吃不下才行。
农场食堂也就奢侈这么一把,第二天照常是杂面馒头,不过面粉的比例变高了,口感也好了许多。
作物收完,开始休整土地,种上今年最后一季的土豆和地瓜,还有大白菜,能在冬天来临之前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