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往年一样,基地发布了台风预警。
有了过去两年的经验,这次明显比之前更有经验。低洼区域的石头房那边居住的人已经很少了,把住宅区重新做了规划,盖起了一栋栋的居民楼。
但生产力还不足,一下子没办法让基地所有人搬到楼里住,现在还有一大半的人住的是石头房。
农场的养鸡场已经盖好了,江燕宁去看了看,还不错。很快就把鸡群迁到了养鸡场这边,让乔欣过来管理,又从养殖场抽调了三四个过来。
这样一来,陶景明又得招人了,不然养殖场那边人手也不够。
现在地里也忙,每天活很多,除草、灌溉,采摘……都得有人来干,尤其是灌溉。还好去年暴风雪之前,挖了水塘,只要有雨,水塘的水位就不会下去。
江燕宁想着,等农忙过后,得在西面再挖个水塘出来,让灌溉储水更足。
今年老天爷还算讲理,大大小小经历了四五场台风,一要登陆的时候,风力就小了下来,没给永宁基地造成太大的损失。
转眼到了九月。
棉花、黄豆、花生到了采摘的季节,农场的人手一下子不够了,之后还有小麦也快到收割的时候了。
尤其是棉花,种植了占农场大半的面积。
今年的长势同比去年更好,产量应该会比去年高。农场开始招收大量的临时工,和去年一样,计件算工资。为了避免偷拿的现象,农场组织了一支稽查队。
这稽查队都是农场的正式员工,由张金贵负责,他现在是农场的保安队长了,这些事情都是他在处理。
采摘有条不紊的进行,每天有大量的采摘下来的棉花,送进临时仓库,看着十分喜人。
一到采摘季,物资局那边闻风而动,立刻找到了江燕宁谈收购。和去年一样价格,不过江燕宁多提了个条件,让物资局给了玻璃购买资格。
玻璃厂是今年刚开办的,技术人员是从西南基地请过来的,永宁这边没有相关的技术人员。
现在产量不高,生产出来的玻璃,全部供给基地,私人暂时没有渠道购买。这些玻璃除了建筑用到,然后就是种植地的暖房。
用玻璃建出来的暖房,现在基地也就不到一亩地,用来种植珍贵的药材。
江燕宁要玻璃,自然也是想做暖房,她准备到时候,把后院扩大,在后院里搞个暖房,把空间里中药材移植出来一部分,丰富基地的中药。
不但能赚钱,还能帮人,一举两得。
物资局同意了,不过得等,冬天之前能下来就算很快了。
棉花采摘持续了一周,棉花和棉籽装了一仓库,隔天物资局就派人过来过称拉走。这次连同棉籽一块都买走了,农场留了一部分来年种植。
产量比去年高了三分之一,账面上收入12000积分。
接下来就是摘菜黄豆和花生,还是采摘棉花的临时工继续干。陶景明时常在地里看着,看着有手脚麻利,人品不错的,准备转成正式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