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两千三百五十九章 用这一壶酒送你上路(第2页)

第两千三百五十九章 用这一壶酒送你上路(第2页)

众士绅纷纷点头,态度明显缓和。

……

与此同时,京城东宫。

朱瞻基接到朱承志的密信,信中详述莲心学堂开课之事,并附上学生名单与课程安排。

“朱承志果然不凡。”朱瞻基低声自语,“竟能在如此短时间内,设立义学,让百姓识字。”

身旁太监低声问道:“殿下,是否需向陛下禀报?”

朱瞻基沉思片刻,摇头道:“暂且不急。陛下对新政之事,尚存疑虑。若此时禀报,恐生变故。”

他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远处的皇宫,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坚定。

“李玄真虽死,但他留下的理念,已在江南生根。”他低声说道,“若百姓得利,新政终将不可逆转。”

……

莲心学堂开课后,百姓反响热烈。短短月余,已有数百名寒门子弟入学。学堂课程不仅包括四书五经,亦有算术、地理、律法等实用之学。

“朱大人,学堂学生进步极快。”赵烈前来禀报,“不少学子已能通读《论语》,并能书写家书。”

朱承志点头:“这正是我们所希望的。百姓若识字,便能明理;百姓若明理,便能自立。”

王守仁亦道:“若能在江南推广百所义学,十年之后,大明便有十万寒门子弟可为官所用。”

朱承志目光深远:“不止如此。百姓若识字,便能知法;若知法,便能守法;若守法,地方便能安定。”

他顿了顿,缓缓说道:“真正的变革,不是靠刀剑,而是靠人心。”

……

苏州城外,古寺中。

幽兰与旧部正在筹备第二所义学的设立。

“朱承志果然有远见。”一名儒士感叹,“竟能想到设立义学,打破士绅对知识的垄断。”

幽兰点头:“他深知,真正的变革,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需代代相传。”

另一人低声道:“可若朝廷反对,新政岂不难行?”

幽兰沉思片刻,道:“朝廷若反对,我们便以地方之力推行。百姓若得利,朝廷终将无法否定。”

众人纷纷点头。

幽兰起身,望向远方:“莲未凋,灯未灭。真正的变革,已从江南开始。”

……

杭州府衙,夜色深沉。

朱承志独自坐在书房中,望着案上摊开的《江南新政十策》,心中思绪翻涌。

他知道,新政虽已初见成效,但真正考验,才刚刚开始。

“若要彻底推行新政,必须得到朝廷认可。”他喃喃自语。

他提笔,写下一封密信,命人送往京城,交予朱瞻基。

信中写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