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宁朝做柔鱼的调料很简单,基本就是葱姜蒜和黄酒或米酒腌香,然后直接炙烤。
苏榛的显然复杂很多,包括用了成树娘子制的豆瓣酱、蜂蜜、胡葱、蒜末、秘制香辛粉、米酒、酱油、香油、孜然、胡椒。
最后酱料调了足有小半盆儿,大部分抹在了五条柔鱼上,边边角角都考虑到,再放到旁边备用。
而这会儿功夫,四人串串儿就也完工了。
苏榛便喊他们来一起做凉虾,拿米浆做。
先在灶上架起铁锅煮上清水、水里放了一些草木灰,等烧开了再撤些柴、变成小火温着,再拿木勺舀米浆一点一点倒入锅里。
一边倒、苏榛一边让斐熙拿了长筷不停的搅拌,以防米浆结块。没一会儿,熟了的米浆就变得浓稠、色泽也愈发莹润。
叶氏在一旁看见熟了,便拿来一个底部凿有小孔的竹筛、跟一大盆清凉的井水。
苏榛将锅里煮好的浓稠米浆舀起,再倒入竹筛之中,米浆顺着小孔往盆里漏,形状就跟晶莹的虾子似的,瞬间遇冷便成了型。
斐熙看得新奇,忍不住越凑越近,头都快直接悬在盆上头了。
苏榛心下好笑,却也没拦他。
直接捞出一碗凉虾,往里头加了一大勺熬制好的红糖蜂蜜甜浆水。
红糖在时下也叫沙糖,甘蔗汁慢火熬制而成,也因时下甘蔗种植区实在有限,所以价格着实贵到离谱,每斤要五百文。
苏榛压根舍不得买,包括蜂蜜在内,都还是盛重云早先给萧家的礼篮里有的。
虽说蜜浆水里仅搁了一点点红糖,但已经色泽红亮,香气扑鼻。缓缓浇在凉虾上头,红白相互映衬,单是看着都让人垂涎欲滴。
斐熙跟谨哥儿凑头看着这碗凉虾,一大一小满心盼着苏娘子能说一句“你尝尝”。
但她没说……
柔鱼腌好了,这就得做。
时下的柔鱼作法基本是灸烤或油煎。但若想在嘉年华上占个新鲜,就得改进一些。
当然,苏榛的秘制酱料是“法宝”之一,而另外一个法宝,便是炙鱿鱼的工具。
斐熙眼瞧着萧容去了趟冰屋,拎了一块儿长方形的厚铁板、直接放在了户外厨房的炭火上……
这铁板至少二尺多长、一尺多宽。边缘微微卷起,左右还焊了两个把手、把手上嵌了木头,显然是用来隔热的。
没错,苏榛本来是打算在嘉年华上做铁板烧,之前让手工组专门找铁匠铺子打了四块熟铁的铁板。
然后歪打正着,今晚先就试试这铁板柔鱼。
斐熙一见,也不用苏榛吩咐,直接就把柔鱼盆子捧到了外头。
等苏榛裹好棉袄再出来的时候,铁板已经烤得滚烫了。她先刷上一层自家炼制的猪油,猪油遇热瞬间融化,“滋滋”的声响、跟香味儿瞬间就爆了出来。
然后就把将腌好的柔鱼一一放上铁板,“嗞啦”声不断、五只全摊开了,边缘瞬间卷了起来。
苏榛手持锅铲不时轻压,让鱼烤得均匀,酱色也愈发的浓郁。
这还不够,苏榛还用毛刷蘸取盆里剩下的一点儿酱汁、不断的给柔鱼翻面、再刷一层。鱼的油脂、酱汁,开始滋滋往外冒,落在铁板上瞬间腾起缕缕青烟。
这下斐熙终于理解了为啥铁板要放在外头烤了,这要是搁屋里,晚上甭睡了,能香到明儿早上。
那鲜香、酱香里还夹杂着腌制时融入的葱姜蒜的辛香、米酒的酒香,以及蜂蜜的清甜。香气愈发浓烈,就像活了的钩子,不停的钩着斐熙腹中馋虫往外钻。
他吃过灸柔鱼,但没吃过光是味道都香煞人的柔鱼啊,本来不饿的他此刻觉得自己饿得眼冒金星、不断的偷偷咽口水。
而最“残忍”的是,屋外是铁板柔鱼的香,屋内灶间的门敞开了,钻出一股子更强更浓的味道,浓中还带了辛,呛得毫无防备的斐熙一连打了三个喷嚏,涕泪交加的问苏娘子,那又是个啥?
苏榛被他狼狈的样子笑得前仰后合,也没再卖关子,直说了:“这就不记得了?还是拿你卖给我的那些个好东西熬的呢,是牛油底料。”
没错,考虑到嘉年华上的人流大、坐下来也不可能全打造火锅,所以苏榛就用牛油火锅底料做串串香,简单、便捷。
手头宽裕的可以多买几串、囊中羞涩的,也能少买一些尝个鲜。
片刻后,坐进灶间饭桌的斐熙瞧着桌上四样吃食,眼睛都直了。
铁板柔鱼自不必多说,在外头就已经把斐熙馋疯了。
再瞧那白砍兔,兔肉切得大小均匀,肉质一看就鲜嫩、上头还淋了不少酱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