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女人,她如何不羡慕这个小姑子。
上官晴滟出身如此高贵,父亲是赫赫数百年京兆上官氏的家主,嫡亲姐姐是母仪天下的皇后,人又生得那般美丽,才艺更是一绝,琴棋书画,无一不通,仿佛这世上所有的美好,都集中在她一人身上……
无数次,她多么想成为像上官晴滟一般的女子,却也知道,自己此生无望,只能行将就木地守着丈夫牌位,一日一日地等死罢了……
直到她有了一个女儿,她的愿望,终于就要实现了。
--------------------
金雀钗,红粉面,花里暂时相见。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引自温庭筠《更漏子·金雀钗》
————————
久等了!终于来到最后一卷了,激动tat
现在我的心情,就像是独自跑马拉松,总算是看到了终点,但也是疲惫至极。
我也犹豫过,要不要断了这篇文,去开一篇新的,毕竟没啥人看,写着也很费劲。
但我还是想坚持下来,就算只有我一个人的马拉松,我也想看到结尾。
毕竟还有故事里的蕖香,陆霁,陪伴着我,还有屏幕前的你。
那就让我们牟足劲,冲到结尾吧。:d
金雀钗(2)
=====================
冬天的日头很短,上官婧回到闺房之中,不一会,天就已经黑了。
她体弱单薄,素来怕冷。垂下珠帘内,倚在旁边的美人榻上,让金鹊在熏笼里添了许多银丝炭,将火烧得旺旺的,仍觉身上生出了几分冷意,心中空落落的,她取出多宝槅上的一个金胎珊瑚桃式盒,取出装在里面的一个手鞠球,如获珍宝地捧在手中,这才安心了许多。
说起摄政王颜巽离的婚事,若按身份,摄政王颜巽离应该娶的是上官家的嫡长女,上官媛。
世人都道上官家最出色的女儿,是要进宫当皇后的。本朝历经三百年的国祚之中,自开国以来十几位皇后,一半出自上官氏的嫡女。世人皆戏称,说这皇位,一半是轩辕氏,另外一半是上官氏。
当今太后,便是上官家嫡长女,上官晴潋。她十五岁便入了宫,而今已有三十年矣。
到了上官婧这一辈,大姐姐上官媛是嫡长女,早几年前,她就合该进宫,嫁给小皇帝为后,但世人皆知,皇权旁落,摄政王颜巽离如日中天,大伯父和大伯母也就按下了上官媛姐姐的婚事,只一心盼着上官媛姐姐嫁给摄政王为妻。
只是摄政王大人忙于朝政,无心自己的婚姻大事,上官媛便一日一日地耽搁起来,算到如今,已是二十二岁了。
大伯父和大伯母正为上官媛姐姐的婚事着急,为此不知打听了多少消息,那摄政王大人到底属意何家女子,正当他们就快要放弃希望时,摄政王忽然主动登门拜访,说他有意求娶上官家的女儿为妻。
这可把大伯父和大伯母高兴坏了,嫁给摄政王为妻,合该落在身份最珍贵的嫡长女上官媛身上,但他们又怕摄政王颜巽离嫌上官媛姐姐年纪太大了,便准备让生得花容月貌、年仅十四岁的妹妹上官瑶也跟着姐姐一起嫁过去,姐妹二人共侍一夫。
大伯父和大伯母是如此打算的,自以为万无一失,合该阖家欢喜,谁知这通盘的打算,却是被一个手鞠球搅得满盘皆输。
……
三月三,上巳节。
到了这一天,春意盎然,百花盛开之际,京城中的少男少女往往要出城去,在水边游玩采兰,着新装,踏歌起舞,上巳春嬉。
这个时候,京兆上官氏的女孩子也都能出府去,在山野之间好好欢愉一日。
今年却不同往常,上官府并未安排出游,而是在府中举办了一场春日宴,贵客主人皆沿溪而坐,流杯曲水之饮,吟诗作赋,禊饮欢乐。
上官家中所有的嫡女都出席了,为的就是让摄政王颜巽离相看家中最出色的女孩子。
唯有次房的上官婧,没有受到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