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导致这种烟尘规模出现的原因只有一个,敌人的战车飙车时引起的。
指挥官心里当即拔凉,他立即下达指令,让还在指挥部内的英军迅速组建防御。
如果是参加过德国战役的英军,他们必然是能迅速组建防御。
然而,留守在殖民地内的英军,早就被大印度地区的匹配机制给同化了。
缺乏训练的他们,只能零零星星地组成纵队,有些人更是架着机枪,对坦克的厚实装甲疯狂射击,给t3485抛光了属于是。
**,而且还是在对方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冲进去,古德里安看到都得直呼内行。
一时间,即使英军有再多的兵力,在面对这样的冲锋之下也无济于事。
眼见己方士兵基本都陷入了溃逃现状,国大党的壮丁兵更高效率,都已经溃散得不知所踪。
这已经是彻底的溃败了,退意,已经在他心中萌生而出。
虽说高层军官已经开始琢磨着怎么全身而退,但底层的英军士兵依旧在顽强抵抗。
他们用尽各种手段,只为挡住坦克的前进。
可是,在步坦协同的推进之下,英军士兵的阻击无异于螳臂当车。
原本负责前线作战的坦克,也依旧快速赶了回来。
然后,一头撞向由瓦西里带头冲锋的坦克排中。
三辆t3485和一个步兵连,与负责回防的五辆谢尔曼遭遇在一起,并展开了短暂的激战。
激战确实是激战,因为t3485和谢尔曼76几乎差不多,尽管在数据上会有所差异,但就实战而言,双方都是这个时代中,最出色的中坦。
一开始的交锋,瓦西里所驾驶的战车其侧面就中了弹,差点没把他给震出脑震**。
然而,双方之间的交锋也确实够短暂的。
由于谢尔曼是接收到总指挥部被袭击的消息,他们为了回防,直接抛开步兵火速飙车回来。
于是乎,谢尔曼是裸车,而瓦西里这里则是有步兵连协同作战。
这些步兵连还会携带反坦克鸡尾酒,直接给他们发动机丢上一瓶,给他们加加热。
失去步兵掩护的谢尔曼,很快就被各种无害化,很快,里面的英军车组人员全员投降。
就这样,通过大迂回的闪电战方式,这支英国殖民军只坚持了一天时间,然后就彻底落败。
五万英军,有三万多人被俘虏,其余的不是通过港口船只逃到印度洋,就是玩东面逃入印度地区。
由于战果实在是太快,仅用了一天时间就俘虏了三万多人,要知道,三万头猪也逮不住啊。
当然,更重要的是因为,在得知指挥官已经通过港口城市,撤退到印度洋时,他们都成建制的投降了。
人被俘虏也就算了,大量的武器装备也被他们给缴获,这可是大英物流啊,属实硬实力资助巴解阵。
而苏联人对待俘虏的态度,是公平的。
对于卡拉奇兵败的消息,金菲尔比一改带英作风,直接以最高的工作效率转达到丘吉尔那边去。
得知此事之后,丘吉尔嘴上的雪茄直接掉在地上。
办公室内当即响起一声怒吼。
“娘希匹的玛利亚,还我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