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人家送礼是分开送的。
戴家的亲戚礼都送到扈益兰手里,大嫂的娘家人跟亲戚朋友送的给戴大嫂。
这个孔秋露没啥意见,因为以后还情也是人家去还。
但是盘溪村的知青跟相熟的村民送来的礼,都是孔秋露自己收着的。
面条跟鸡蛋都是昨天收的。
孔秋露也没小气,直接下了一斤面条,煮了好大一锅。
一人一个鸡蛋,从瘫痪的公公,到大哥大嫂刚会走的小娃,每人一个。
还请示了扈益兰,去屋后摘了一把青菜,几根小葱。
最后回房拿了香油,每个碗里给点了两滴。
筋道顺滑的面条,配上黄嫩的荷包蛋,碧绿的青菜,上面点缀着小葱跟几滴香油,看着很是美味。
孔秋露做饭可没怕过谁,手艺人!
面条刚煮好,戴红梅也被大房的四岁的老大给叫了回来。
一家人捧着面条吃得香喷喷的。
一锅面条,愣是一点儿没剩。
孔秋露还有些迟疑,悄悄问戴彦亭:“是不是我做少了啊?”
戴彦亭笑道:“不少了,家里就这样,多少东西都能吃下。”
没办法,穷,苦怕了。
连四岁的侄子都吃了两大碗面条。
红梅给瘫痪的戴老头也喂了一大碗。
刚喂完,跟哥哥嫂子打了声招呼,又带着本子跟笔去同学家里抄书了。
就是这么一家人。
一头吵,一头和。
日子就这么过着。
等到第三天,吃过红梅做的早饭,戴彦亭就陪着孔秋露回盘溪村了。
孔秋露说把唐晚吟这里当娘家走是认真的。
还带了回门礼来——一筒子芝麻饼,两捆下河村那边的手工布。
当然了,芝麻饼是带给唐晚吟跟孩子们吃的,手工布就纯粹是创业的开端了。
孔秋露对着唐晚吟跟孟大姐就是一通吐槽。
“……反正那一家子就没个安生的时候!”
“我刚开始还觉得我婆婆分家那是下马威,后来才知道,那是为了大家都好!”
“不分家的话,天天有架吵!”
“你知道第二天我嫂子咋做的饭吗?全素的!这不是问题,结果那俩小的吃饭不老实,碗里翻出了ròu!”
孔秋露道:“是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