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的事情,心头的底气稍微足了些。
结果很快就出来了,酒楼大半的小二都是穷人家的孩子出生,虽然每日与大鱼大ròu为伴,但能吃到几率还是比较小。
多数的人的评价都觉得这个面条味道还不错。
得到结果的武大,询问起柳絮这面条的价格是多少。
柳絮没有第一时间将价格报出来,而是试探性地问道:“武大老板,您这头有没有粮店什么的,咱们可以按照豆皮那样的合作模式来呀。”
豆皮作坊合作便是武大这头提供原料,柳絮这么一提,武大当然明白。
但他供应黄豆,一是因为黄豆限购,二是这个豆渣可以用来喂马。
这黄面条,他交给商队去运作,应该也会有些市场,但离王那头估计用不上多少量。
供应原料这事,他不想插手。
武大老板拒绝了,柳絮有些气馁,但还是很快便将价钱报了出来。
“这黄面条卖五文钱一斤,是烘干过的。一斤面煮出来,能膨胀许多呢。”
作为生意人,武大听到价钱的第一瞬间,便是想压价。
“柳姑娘,咱们合作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这价格是不是稍微有些高了?”
卖五文钱一斤,柳絮这头能赚一文钱多一些。
价钱再便宜些的话,也不至于白忙活,就是得靠走量了。
“武大老板,您这头需要多少量?”
“暂时不知道这个面条市场如何,头一个月,你给我来个三五千斤就成。”武大答。
三五千斤,一斤赚上一文钱,也就赚个几两银子。
柳絮不是很乐意降价,“武大老板,这面条利润微薄,价格实在不能少了。”
若是醉仙居这头不想合作,她自己卖卖也可以,或者这个货可以晚些再量产,首先还是把豆皮的产量提高起来。
柳絮没让步,武大老板也想给柳絮一个面子,暂定了三千斤的订单。
但前提是不要因为生产面条,便把豆皮的事情推到后头。
相对比豆皮举足轻重,面条在武大心中简直可有可无。
谈妥了面条的事宜,柳絮想起早上收到的那箩筐新鲜莲藕,回家便要研究藕粉了,还真是忙啊。
路过ròu档时,柳絮特意称了几斤排骨回去,晚上炖个排骨。
还好现在不缺人手,只需要找几个老实靠谱的工人替她分忧便是。
回程途中,柳絮再度路过施工现场,这会她倒是在现场停留了一会,看了看进度,又同顺子叔聊了会才返回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