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一个多时辰,到达宣宁最早也得是傍晚。
再花些时间摘点莲子,那到达宣宁的时间还会更晚一些。归家,只能是明日的事了。
柳絮一呼百应,不过是提了一嘴,长工们便争着抢着帮忙摘莲子。
这荷塘不知有多深,年幼的孩童和年迈的老人想帮忙时,被柳絮制止了。
年轻的汉子们,还在宅子里存放杂货的屋子里,翻出了两艘小船。划着小船摘莲子,最是适合不过了。
柳絮要带回去的并不多,很快,两个箩筐都被莲蓬塞得满满当当。
这莲子晒干,是可以储存很长时间的。柳絮要带回去的量够了,也没让长工们停下采摘的动作。
反而大声道:“莲蓬里的莲子可以晒干保存,你们若是有空,便将这荷塘之上的莲子全部摘下来。”
“这是可以吃的,你们想吃便吃些,剩下的全部晒干保存,下回我来拿。”
“好咧,小姐,我们知道啦。”长工们采莲子正高兴呢,听到柳絮的吩咐,乐呵呵地就应下了。
庄子内暂无事可做,柳絮准备打道回府了。
“辛掌柜,小辛管事,走吧,我们该回城了。”
回去的路上,柳絮将骡车驾驶得极慢,就为了让辛集认认路。
傍晚灿烂的金光照射在城墙上。
入了城门,两拨人分道扬镳。
天色将黑未黑,李三娘和柳絮趁着商铺没关门,匆忙买了些点心糖果,又买了些纸张,家里的纸张消耗得太快了。
弟弟上学要用,柳絮平日里算账要用,记录事情需要用,每回都得准备几百张。
宣宁的笔墨纸砚都比镇上便宜些,每回买个几百张,就能省下几文钱。别小看几文钱,能称几两ròu吃了呢。
天色晚了,娘俩也懒得开火,又是去小饭馆凑合了一顿。
一夜时光转瞬即逝,翌日天光微亮,柳絮和李三娘便牵着骡车出了家门。
带上足够的清水,又在包子铺买了几个ròu包子充充饥,娘俩赶上了第一波出城。
出了城门,骡车向梨花镇的方向奔驰而去。一个时辰后,娘俩就到达了镇上。
最先看到的,自然是镇口忙得热火朝天的工地。
“娘,咱们先去工地上看看,不知道我爹在没在这呢。”柳絮将骡车停在了路边,打算去工地看看进度。
离家五天了,许是这占地面积太广了些,柳絮凭ròu眼看不出进度。
“那是不是你顺子叔?”娘俩欲往纳凉避雨的棚子走去,还没走两步呢,恰好对面的柳顺也正向他们走来。
"絮儿,嫂子,你们回来啦?"柳顺见到柳絮,眼睛都放光了,高兴地冲人打招呼。
这些日子,应聘的绣娘太多了,絮儿没回来没人敢拍板,天天来问他,他都快遭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