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一遍。
颜色,质量相差不多的,就留下价钱更低的那家。
最后只留下十家铺子的布料,算是性价比比较高的。
第三天,柳絮便带着李三娘,挨家寻人谈价了。
冯氏布行天青色细棉,在柳絮心中,便是最合适的那一个。
最先去的,自然也就是些冯氏布行。
这次是冯清出面接待,见到柳絮的第一眼,他便笑着说:“柳姑娘,柳夫人,你们先前的提议,冯某已经派人开始研究了。”
“若是真能研究出柳姑娘所言的印花,和混染,定然会告知二位这个好消息。”
“二位不介意的话,可否留下联络地址?”
冯清真愿意让人去研发,柳絮当然开心了。
当即用毛笔歪歪扭扭留在地址,期待着短时间就收到信件。
研究新工艺并非一日之事,但这床品的布料是不能再等了。
柳絮开始同冯清杀价时,远在百里外的梨花镇上。
因为柳顺张贴的招人告示,让本就热闹的工地,更加喧嚣了。
成群的大姑娘小媳妇结伴而来,就为了询问绣娘的事。
短短两天,柳顺感觉自己已经见遍了全镇会针线的女子。
柳云来让他简单考核,可两个大男人,哪里懂得考核的标准?
李三娘不在家,还是柳云来喊来作坊内的锦娘帮忙,这考核才能顺利完成。
简单考核,锦娘便让来见工的妇人们,随意缝两针看看针脚。
一开始还好,后来人越来越多,只好开始筛选绣工。
为了控制人数,后来的考核越发地严格,却还是有许多人前赴后继。
锦娘被那些绣娘反复询问,考核通过什么时候能上工,月钱是多少,她被问得压力极大。
终于是忍不住开口问柳云来了,“老爷,咱们究竟需要多少人手?”
柳云来也发愁,女儿不在,他不敢轻易拍板,只能用拖延战术。
“等絮儿她们从府城回来,这事情才能确定下来。”
“应当就几日的功夫,你就如实告诉她们吧。”
锦娘离开后,柳云来心底开始担忧出门在外的妻女。
也不知道她们现在人在何处?安不安全?事情办得如何?何时才能回家?
被柳云来挂念的柳絮和李三娘,此事心情不错。
这冯清意外的好说话,柳絮看中的天青色细棉,直接打了半价!
一两银子一匹!
足足省下一半的银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