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丫头想哪去了?
柳云来见女儿误会了自己的意思,赶忙笑着解释:“爹的意思是,让你顺子叔帮忙推荐合适的人选。”
“他在砖坊那么长时间,本身又是童生,想必会认识些怀才不遇的人。”
这倒是个好法子。
柳絮当即点头同意,“爹,我看这事可行,咱们回村就问问顺子叔。”
人手的事暂时就这么确定下来,父女俩安排新买回来的下人,将两个铺子和宅子打扫得干干净净。
买商铺的时候没细看,打扫时才发现,这铺子竟然还有阁楼,后头还有个小院子,能做饭能住人,倒是方便。
铺子的伙计直接就安排在铺子里住下,不用担心半夜有人偷鸡摸狗了。
接手的时候是空铺子,这铺子想要开起来,还得自己打些货架。
当前只有两个产品,铺子面积约莫也就三十平,放置两排货架,再放两张桌椅供人歇息就行。
桌椅柳絮按照后世的小茶几和小椅子的设计。
货架则定制成中间隔断,两头都能摆放货物的架子。
柳絮画好图纸,便寻了个附近的木匠帮忙打货架和桌椅。
画图时,柳絮想顺手写张招聘广告,看自己那弯弯扭扭的字样,只能作罢。
带上老父亲便去寻了个书斋附近替人代写书信的书生。
"这位先生,劳烦替我写一份招工告示。"
“内容就写:城南平阳街与城北青石巷商铺各招聘账房先生一人,掌柜一人,待遇从优,有意者可进店面谈。”
正准备提笔落字的书生一下愣住了,“二位是说,要聘请帐房先生?”
柳云来和柳絮同时点了点头:“正是。”
书生立刻起身作辑,有些不好意思地道:“在下齐桓,曾中过童生,对算账也有些心得,二位可否给齐某一个机会?”
柳絮没想到,眼前之人会自荐。
眼神落到他桌上的笔墨,字迹古朴厚实,苍劲有力,虽然不懂行,柳絮觉得还不错。
都说字如其人,这人字不错,又无读书人的傲气。
当即问道:“我们铺子需要一位长期的账房先生,不知齐公子能干多长时间?”
面试的思路,是按照穿越前自己被人问过的问题。
问基本情况,再问问发展,再寻个能长期与公司共进退的人才。
齐桓家便在这宣宁城内。
自从宣化划为离王封地后,多年来只开展童生试和秀才试。
他侥幸考取童生后,家中贫han只得摆摊卖些字画,替人代写书信。
也有人想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