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出来的食物需晾干,还得预留一片晾晒房,最好这个晾晒场半露天,半室内。”
“需要盖些屋子给工人们做宿舍。”
“干活的工人需要吃饭,那还需要一个饭堂。”
“货物制作出来需要库房存放,两种货物便是两个库房。”
“房间的屋子不需要太大,有我家堂屋的两倍宽敞即可。”
“还需要预留出一间大些的厂房,至少也要有一分地那么宽敞。”
柳絮一连串地将要求说了出来,在场所有人皆瞪大了双眼。
吴林松心头第一反应便是:怪不得这姑娘说要找个专业的,这听上去还真有些复杂。
这也就是找上了程兄,若是交给他,他都没有把握搞得定。
程天明面无表情地听完要求,许久后他才开口问道:“听柳姑娘所言,那片地其实并非一个作坊,而是三个?”
柳絮点了点头,补充道:“程工匠,我们村土地紧张,要用都得先开荒。”
“希望您安排出一个合理的布局。”
程天明点了点头,应道:“在下自当尽力而为。”
他又问:“不知这作坊日后大概会有多少工人?”
“准备的宿舍,是几人同住?”
柳絮想也不想就答道:“宿舍分为十人间,一共盖三间。”
“屋内除了床铺外,还需要一些空间摆放桌椅柜子。”
“再盖五六间家庭房,就是有两个小卧房加一个小堂厅,最好还要盖个小小的灶房,方便一家子居住。”
说到宿舍,柳絮就想起上下铺。可惜现在方木匠没空,有想法也只能等以后再说了。
说完宿舍,柳絮继续补充其它细节。
“食堂先按照百人的容量去设计,配套的灶房亦是。”
“哦对了,我差点就忘了,这茅房也得单独单独设立,男女区分开来。”
“还得设专门的沐浴室,也是分男女。”
“那兔舍,浴室和茅厕都得好好规划下这个排污问题。”
“这个我先前跟吴工匠聊过,我们家镇上的宅子便是他接手的,二位工匠可以多沟通沟通。”
吴林松当即点头,对程天明道:“这事我已经有了眉目,我回去同你好好说说。”
旁听的李三娘和柳云来听着柳絮说的这一连串整个人都懵了。
两人心头只觉得,这盖个作坊怎么这么麻烦。
“柳姑娘所说的要求我已用笔墨几句,下来,回去后我会好好琢磨。”
“我给您复述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