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事情还很多。
同行也并非全是冤家,这吴青松果然还真有相熟的牙行,爽快得很,当场就答应带柳絮一家过去。
牙行和衙门之间有些距离,县城的街道上,骡车只能牵着走。速度自然是慢了许多,走在路上时柳絮遇到了药铺,立刻想起要买花椒胡椒一事,中途几人又拐去了药房。
花椒买到了,八角也有,倒是其它香料没见踪影。买完调料继续前行,几百步后,吴中人相熟的牙行到了。
将他们一家四口交给牙行后,他便以有事要忙离开了。新的牙人也不错,见是午时,还给柳絮一家上了点心垫肚子。还询问他们要不要先去吃饭。
柳絮着急呀,她预想的是一天之内就把房子全买了。
几人只好随意买了些包子馒头点心,匆匆填饱肚子,就看房子去了。
县城的房价与镇上真是一个天一个地,他们看中两个小商铺,一个在城南的平阳街,一个在城北的青石巷。
住宅则看中了城东一个胡同里的二进院子,全部买下,正正是五百两。
牙人的介绍费便要二十两,是镇上老破小房子的两倍。
第315章房屋图纸
赶在衙门收工之前,柳絮一家人拿到了所有的房契。
今日收获颇丰,但花销也不少。李三娘带了五百两黄金,花去了一半。这二百多两的黄金,置办了她们夫妻二人努力了半辈子都够不着的家业,心中的愉悦全部表现在了脸上。
这一切都归功于女儿啊!都是絮儿有本事,琢磨出了凉粉的方子,又研究出什么硝石制冰,絮儿才是全家的大功臣啊!
城东胡同那个二进院子很符合李三娘的心意了,现在房契到手了,那个宅子成了自己的家,李三娘想想心里都美。这才叫宅子呀,镇上那个老破小简直不能比。
看柳絮一家心情如此愉悦,拿到二十两银子中人费的牙人高兴呀,别看这一家子穿着普通,但是出手阔绰呀!本以为人家只买一个铺子或是个小宅子,没想到出手就是三套,真真是人不可貌相。
有钱人家置办家宅,买了铺子后,一般都会按照自己的心意重新装饰一番。
为了留下好印象做下回生意,牙人特地贴心地问,需不需要他帮忙介绍合适工匠。毕竟那是吴青松将人领来的,应当是长期生活在镇上对宣宁一切都不太熟悉。
牙人刚提起,柳絮便欣然应允。
她正愁着上哪找合适的工匠呢,这群牙人认识三六九行的人物,由他们介绍那再合适不过了。
看着太阳的余威越发弱,日头开始往西斜,时间应是不早了。李三娘急了,家中兔子鸡鸭嗷嗷待哺呢,絮儿这丫头怎么还如此拖沓。
她赶紧劝说道:“絮儿,咱们先回家,明日再找工匠吧!是为了重建镇上的房子吗?现在又不住人,不用着急的。”
柳云来也焦急,赶夜路可不安全。“絮儿,你娘说得对,我们先回家明日再做打算吧,又不急于一时。”
柳絮抬头看了看天色,果然时辰已经不早了,现在从县城出发,到家时恐怕天色都要全黑透,只好尴尬地拒绝了牙人。
牙人却笑着让她留下地址,说他可以让工匠去她家寻人。这还带上门服务的?柳絮随口说了家中地址,便告别牙人急急忙忙坐上骡车,往梨花镇的方向驶去。
一路快马加鞭,到达镇上时天色还有余光。
去木工坊拿上折叠桌后,柳絮又下了一个浴桶订单。
半个时辰后,漆黑的乡间小道上,一根火把照亮前方的路,骡蹄缓缓迈步向前,留下飞扬的尘土。
*
翌日,太阳初初升起,唤醒了睡梦中的人儿。
柳絮迷迷糊糊从床上爬起来,就看到洒在屋内的一地金光。外头传来了食物的香味,以及他爹与别人的谈话声。
“这么早,来人了?”她心头疑惑。
将衣裳穿的整整齐齐,对着铜镜稍稍整理下发型后才出房门。
屋檐下坐了一个壮汉,年纪恐怕只有二十几岁,透过那身麻布衣裳,柳絮能看出他鼓鼓囊囊的腱子ròu。
乡下人家实在是没那么多讲究,柳云来见女儿起身了,连忙介绍到:“絮儿,这是昨日县城那牙人介绍的工匠,天刚亮就到咱们家了。”
“你对那个屋子推倒重建有什么想法,直接跟这位吴工匠说便是了。”
柳絮心想:同样姓吴?莫不是吴青松的亲戚?天不亮就到了,那离她家是不是不远?
一问之下,果然如此。
这吴工匠和镇上的吴掮客是同村的,与县城那位牙人亦是同乡,他家距离小河村只有十几里,最近算是农闲,一听有活可以做,而柳絮昨晚太着急没留下时间,他接到消息马天不亮就来了,生怕来晚了这活被别人抢走。
柳絮倒是没想到他们这么积极啊,但人都来了,她却还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