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方也不是那刻薄剥削之人,对待徒弟向来是和善可亲,看徒弟一天忙到晚不敢歇息,他也会主动让人怠惰一会。
阿平家里五个兄弟,他是年纪最大的。家中田地不多,地里刨食一年中半年饥一顿饿一顿,从未吃饱过肚子。
听闻看方木匠这里招收学徒,阿平的父亲不知从哪里听到了消息,求上了门。
老方从来不苛刻,活也安排的不重,虽然没有工钱,但一日三餐都是粗粮管够吃。
阿平十六岁了,有记忆以来,生平第一顿饱饭,还是在师傅这里。
为了回报师傅的恩情,阿平总在找活干,一停下来就不踏实,大多都是老方看不下去了,催促着他去休息才罢。
老方小口小口抿着热茶,对柳云来说:“老夫虽然在镇上没什么交情,但还是有些听闻的。”
“就醉仙居旁那个巷子,有颗桂花树,你晓得吧?”
柳云来点了点头,“知道的。”上回的武大老板,就是醉仙居的东家。他和絮儿后来又去送了几次炭,老方木匠一提,他便知晓了。
老方手中的茶杯依旧没有放下,继续道:“那秀才姓林,名致远。念书几十载,屡次考不中举人,郁郁不得志,到了古稀,反倒是起了培养弟子的决心。”
“他把自己的毕生理想,转移到了学生身上。”
老方知道得这么清楚,也是机缘巧合。那林秀才是原本梨花镇的原住民,由村改为镇后,便一直居住在那小巷子。
年年桂花飘香,他总会出现在树下,或是看书或是品茶。时间长了,老方便知,他家中只有老妻作伴,连个孩子都没有。
“多谢方师傅了。”
柳云来觉得自己很是幸运,一路走来遇到了不知多少好人。给了他重要消息,让他成功安家落户的陶村长。特意传递消息,让他往宣化府走的章大人,再到眼前热心的木匠。真真是一路上遇上的都是好人,善恶两面,幸运的是,他遇到的都是善。
“除了这镇上,离咱们这不远的牛家村,也有个程姓童生招收学子。”
老方说完那老秀才后,又悠悠介绍起牛家村这位童生,一番话说的老方口干舌燥,手中的杯子茶水见底才停下。
“我知晓的就这两个,你自己也可以去多多打听下。”
听到牛家村,柳云来微微皱眉,很快面色就恢复正常,轻微的转变,外人并未察觉。
“多谢方师傅指点,也就多亏认识您,不然我还愁着去哪里打听这事